釵黛較量辨析
釵黛較量辨析(一)
宋銀攏
且說那大荒山下久被棄置的石兄,靈性早通,本自清凈。一日機緣巧合,祂聽見講述紅塵故事,凡心熾起,靜極思動,渴慕繁華,便熱切要求下世體驗人間生活,核心初衷是去“受享溫柔富貴”。既經女媧鍛煉,又有渺渺真人和茫茫大士的加持,要安排這場造化,自然不能潦草處之,那溫柔富貴得按人間的頂級規格配置,必須詩禮簪纓、花柳繁華、美女云集。
又有赤瑕宮神瑛侍者凡心偶熾,在警幻仙子案前掛號要下世為人。赤瑕宮花主一去,被灌溉呵護過的花兒們怎能淡定,于是各揣心思,以各種理由,也紛紛同來人間再續前緣。盡管警幻仙姑司空見慣了人間風情月債及女怨男癡,但石兄這一“大案要案”她仍不敢掉以輕心。在釵黛進賈府前,祂曾親身前來尋到石兄,徐徐啟發引導、叮囑教誨,用心良苦、早種慧根。
紅樓開篇前,石兄是祖母之歡喜,母親之榮光,舉家之珍寶。幼年的他上有長姐元春教導,下有率性湘云陪伴,左右襲人晴雯秋紋麝月,也算心滿意足。后元春入宮,湘云歸家,寶玉也成為青春小少年。黛玉寶釵接踵而至,仍是左一個沉穩姐姐右一個率性妹妹,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故事就此展開。大概在曹雪芹的眼里,同時擁有沉穩姐姐和率性妹妹是人間溫柔的最高水準。
釵黛共享一首判詞,常常成對出現,緊緊糾纏,相生相克,她們承載著人間對美好女性的一切想象,不僅是兩個容貌出眾、才華不凡的青春少女,也是兩個高度精美、聰穎、通透、純粹的靈魂。她們在詩酒年華中優雅舞蹈,深懷溫柔,各放華彩,偶爾鋒芒交匯互有進退,釋放出美輪美奐的色彩和芬芳,鑄就了人間最美好最動人的故事,令人沉醉贊嘆。本文旨在辨析釵黛間微妙的糾合較量,細細品味這對愛上同一個男人的最好女性之間,那些耐人尋味的情愫和故事,以及到頭來花月俱損、雙璧同碎的摧心悲哀和遺憾。
01
前世探析
人間事難圓滿
絳珠仙草因神瑛侍者灌溉得以續命,后修成女體,游離恨天,食蜜青果,喝灌愁海水,可謂情天情海幻情身,生而為情,死而為情。“還淚”是三生石畔那絳珠仙草的凄美誓言,故事開篇一經被轉述出來,就如同轟雷掣電般驚動寰宇,振聾發聵,連渺渺真人和茫茫大士也為之震動,連警幻仙姑也不敢等閑視之。絳珠仙草是主動追隨神瑛侍者下世為人的,并決心以一生的眼淚來報答那番灌溉之恩。絳珠仙草下世只為流淚而來,要把眼淚流盡,恩情也就報了,緣分也就盡了,為人一世也就圓滿了。
絳珠仙草既然要報答救命大恩,既然懷著如此濃烈的情懷追隨神瑛侍者下世,究竟為什么要選擇把眼淚流盡而不是續寫佳緣、構建恩愛、幸福美滿呢?究竟是什么擋在面前,讓絳珠仙草放棄了關乎美好的希望,報答恩情的濃烈情懷何以化成悲壯和凄絕的眼淚呢?書中沒有交代,讀者也不得而知。既然故事發生在仙境,我們相信高維世界全知全能的神仙姐姐們不會有誤:絳珠仙草的訴求是合情合理的,警幻仙姑處理案子是妥貼恰當的。想必在絳珠仙草和圓滿理想之間有著巨大的障礙,是憑借絳珠仙草力量所不能撼動的。人間事難圓滿,前因這般,后果也自當如此。但絳珠仙草決心已定,明知沒有結果,明知刀山火海,卻還要甘心情愿去赴湯蹈火,只為唱出心中那曲哀傷的情歌。
神瑛侍者是赤瑕宮御花園的園丁,除了灌溉三生石畔的絳珠仙草,灌溉花園的花草更是祂的日常活動。那么花園里的神仙花兒們都感懷著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恐怕追隨神瑛侍者下世為人的,并不止絳珠仙草一人。每個下世為人的仙葩在警幻仙子案前掛號時,都需要申明自己的情由。那么不妨猜測一番花王牡丹下世的宣言會是什么呢?我想大約是:“想他下世,不過因凡心偶熾,他何嘗懂得那人間繁華無定,艱險無常。待要勸阻,卻見他心念已決,斷乎不會聽從。待要不理會,又不忍看他繁華落盡后的那份不堪承受。修煉許久,竟依然癡心不改,貪圖人世的享樂,果然冥頑不靈,實在不能叫人放心。也罷,我且先下人世,早做適應,就近伴他,也讓他在苦寒來臨時不至于太過悲慘,甚至迷失其中找不到歸途”。
花王如是這番苦心,明知石兄為貪圖繁華而下世為人,她仍懷著這份善意和溫柔追隨而來,只為一路相伴,來到歸途,也足以驚天地泣鬼神。渺渺真人和茫茫大士大為動容,他們擔心她在清冷中為情所困被情所傷,還特意贈她冷香丸,抑制、化解和冷卻她的嫉妒和愛情。同時又贈她“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八個大字,要求她鏨在金器上,時刻鼓勵她不要氣餒不要放棄。履行初心并不是一條坦途,而是艱難又漫長。在不遂意時更需要她耐心地、堅定地等待時機,成就良緣,完成自己下世為人的初心,拯救石兄于迷亂之際。寶釵將真人大士的叮囑都視作天意,切切記在心上,也踐行在日常。渺渺真人和茫茫大士也曾來到黛玉家里,找到黛玉父母,要化黛玉出家,黛玉父母“固是不從”,又要求黛玉“終身不許聽見哭聲,不可見外姓親友,方可平安一生”。實際上就是阻撓那場相遇,阻撓絳珠仙草的報恩之旅。但黛玉父母把兩位通人視作瘋子,完全未予理睬,黛玉本人也并未將這略加在意。很多讀者認為寶釵是衛道士,黛玉是叛逆者,根源也在這里,她們對來自天意的規勸和安排,給出了截然不同的態度。
02
家族出身
富貴和底蘊
據脂批,寶釵祖上是紫薇舍人薛公,即清軍入關后入籍內務府的八家“皇商”之一。商人入籍內務府可以簡單理解為被皇帝視為家人,藉此由富兼貴,現為戶部掛名行商,領內府帑銀行商。寶釵母親祖上是都太尉統制縣伯王公,與王夫人、熙鳳相同,甚至在國公府面前也不輸。且不同于傅秋芳之類的爆發之屬,寶釵祖上極愛藏書,文化根基底蘊也并不遜色。
黛玉雖算不上四大家族,但祖上也“曾襲過列侯”,且如海被欽點為巡鹽御史,自然也是富貴鐘鼎之家。作者更是調轉筆鋒介紹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凸顯了如海的真才實學和書香氣息。要知道在紅樓夢里,富貴男可沒幾個闖過科舉的,別說探花。黛玉母親是榮國公的嫡親孫女,排場氣度無需多言。黛玉是富貴兼具,詩書才氣,千金小姐。
綜上,釵黛二人家族的富貴和底蘊沒有實質差距。二人家族的凋零也亦步亦趨。薛家幾乎守不住家業,寶釵娘兒們只能寄住賈府地盤。黛玉干脆父母雙亡,吃穿用度全靠賈府供養,四舍五入成了賈府的女孩兒。寶釵比黛玉的優勢是還有母親和哥哥,還有生意當鋪,日常花消尚可獨立。這點區分讓關鍵時候寶釵有可代為出言的家長,而黛玉的心事終究藏在心底,在現實的強壓下虛化成為烏有。
03
親疏之辨
在這一變化中無聲翻盤
黛玉是老祖宗的親外孫女,老祖宗派船去姑蘇接入京都賈府,那份來自老祖宗的親昵寵愛,甚至勝過親孫女,與寶玉不相上下。王夫人作為當家的二舅母,也對黛玉到來表示了該有的親切愛惜,關照起居新衣等。寶釵投奔賈府,起初是進京待選暫時寄住,住進賈府后受到王夫人熱烈歡迎,是王夫人的娘家親信也是重要情感依托。老太太作為長輩也表示熱情歡迎,甚至為寶釵過生日、贈送擺設玩器、當眾稱贊寶釵。這是故事的開端,富貴榮華加持下,老太太和王夫人對釵黛的喜愛和關照兼容并包,沒有任何不和諧因素,可以概括為:你好我好大家好,相親相愛一家人。
起初在寶玉眼里,黛玉先而寶釵后,姑表親而姨表疏。事實上釵黛對寶玉的親疏程度,跟入府先后或姑表姨表沒有太大關系,卻跟賈府的權力格局和家境變化有直接關系。如果榮府以老太太為中心排列,黛玉就親一層,如果以王夫人為中心排列,寶釵就親一層。開篇權力集中在老太太身上,寶玉完全在老太太的監護下,元春借端午節禮稍微做點暗示,老太太立刻在張道士提親時宣布了對寶玉的主權:寶玉的婚事必須聽我安排,得按我的標準選定,現在還不到時候,一切關于寶玉婚事的安排都免談!
老太太伴隨富貴一路走來,人參是家常補品,燕窩是飯后小飲,那潑天富貴足以供養承載那些華美的精致、講究的排場、詩酒年華和花團錦簇。那個時候老太太眼里,美麗靈巧是比質樸實用更高級、更值得欣賞贊嘆的品質。然而老太太一天天老去,富貴也在同步衰落。王夫人從唯唯諾諾一步步來到權力的中心,面對窘迫的經濟困境日益心煩氣躁,甚至看見花枝招展的花瓶妖精就氣不打一處來。的確,窘境里只有實用主義可以生存,一切的享樂索求、精致脆弱都是罪惡,必須能出力能吃苦能耐貧寒才算有用。
后王夫人清剿丫頭,驅逐晴雯,安排襲人,請寶釵協助管理家務,根本不需要征求老太太意見。老太太已是寒秋的樹葉,生命的能量一天天燃盡,釵黛的親疏程度也在這一變化中無聲翻盤。隨著寶釵從怯生生的客人堂而皇之入主議事廳討論家務,同步的,黛玉越來越風雨飄搖無處可逃,只有蜷縮在屋里生病的份兒。正如紫鵑所說:“有老太太一日還好,若沒了老太太,也只是憑人去欺負了”。驚恐無助之際,黛玉甚至投奔薛姨媽和寶釵尋求庇護,飲鴆止渴。
【版權說明】
圖片 / 來源于網絡
文字 / 宋銀攏
微信/ dongzhu1968
投稿 / hlmyj001@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