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世界已經駛入亂紀元。
始作俑者是誰?
毫無疑問,特朗普。
朝令夕改的貿易霸凌,把世界都搞懵了。
前一天還態度堅決地表示對全球征收對等關稅,政策力度遠超市場預期,且絕不手軟;
后一天就宣布對不采取報復行動的國家,暫停加稅90天,只是保留10%的基礎關稅。
當然,因為中國不服軟,所以美國還要給我們加稅至125%,但也表達了強烈達成協議的愿望。
市場普遍把這種態度的變化,看做是特朗普在“找臺階下”。
特朗普一“服軟”,資本盛宴即刻開席。
美股從集體斷崖暴跌到直線拉升,創出16年來最大漲幅。
A股也喜提大漲,10日主流寬基指數紛紛跳空高開,上證指數收漲1.16%,科技代表的科創綜指更是大漲2.06%,且周五(11日)還能維持漲勢。
可現在真的到樂觀的時候嗎?關稅風暴沖擊這就過去了?
別太天真!
首先,關稅2.0對中國的威脅可不僅僅是在對華關稅稅率本身。
對中國的關稅稅率,是125%或者104%,已經沒有誰更“樂觀”的說法了,反正高到這地步,外貿都玩不下去了。
更重要的是,美國在全球范圍內加征關稅,其他經濟體為了換取美國對其關稅豁免,或許會以對中國加征關稅等方式配合美國遏制中國商品,并配合美國開展進口溯源調查,封堵中國商品流入美國的各種渠道。
比如美財長貝森特和加拿大、墨西哥政府官員就曾透露,在關稅談判中,加拿大和墨西哥考慮主動配合美國遏制中國商品,以換取關稅豁免。
這種“群狼戰術”將系統性破壞中國商品的全球流通體系,危害遠甚于單純的關稅壁壘。
其次,本輪關稅政策是美國債務危機下的財政自救。
我們此前分析過美國關稅政策的深層動機,一大原因便是美國債務已經堆到36萬億,政府杠桿率大幅上升。而關稅,正是最直接的“創收工具”。
同時,這些額外收入將為其國內減稅政策騰挪空間。
據粵開證券整理,2月25日,美國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通過《2025財年預算決議》,計劃在未來十年減稅4.5萬億美元,約4500億美元/年。
但據美國稅務基金會預測,目前美國對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政策將增加美國稅收收入約1420億美元/年,不能完全彌補減稅帶來的財政缺口。
這個巨大的財政缺口急需更多“關稅獵物”來填補。
所以,特朗普沒瘋,這就是一場由美國精心策劃的“財政掠奪戰”,不是“口嗨”,不會輕易收場。
好在,盡管美國離譜的關稅政策咄咄逼人,但中國手中亦有利劍,有足夠多的手段去應對。
首先,在宏觀政策上,國家對新一輪經貿遏壓早有預判。
比如,今年3月重要會議上,將今年財政赤字率確定為4%左右,運用國債資金擴大對“兩新”“兩重”的支持等,都是超常規政策的具體體現。
同時,大家會發現,一季度以來,政策節奏并不快,這就為后續發力預留了空間。
3月底,高層還指出,將在“必要時推出新的增量政策,為經濟持續向好、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目前已到“必要時”。
相信很快就會有對應的政策出臺。
其次,人民幣可適度貶值。
誠通證券研究所梳理了2017年以來人民幣的兩輪貶值周期。
第一輪受貿易摩擦影響,人民幣對美元由2018年2月初的6.3貶值至2019年8月的7.2,貶值約13%。
第二輪是從2022年3月初的6.3貶值至2022年10月的7.3。
這兩輪貶值周期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
第二輪央行通過調升中間價防止人民幣大幅貶值;但第一輪貿易摩擦期間,央行并沒有刻意干預人民幣貶值。
由此,應對關稅2.0沖擊,也可以不進行干預,通過人民幣貶值來緩解出口壓力。
比如,原本1美元兌換7元人民幣,貶值后1美元可兌換7.5元,意味著外國買家花同樣的錢能多買7%的中國商品,相當于自動抵消了部分關稅影響。
4月2號開始,央行先后將人民幣中間價上調了18、96、91、58、28個點,人民幣中間價時隔半年重新回到7.2上方,人民幣向上貶值的空間又打開了。這點此前已做過分析。
更重要的是,內需空間大。
中國早已對擴大內需做了前瞻布局,這個大家都很清楚了。
而美國合計超過50%的關稅加征,大約會拖累中國GDP1.0-1.5個百分點,預計4月政治局會議大概率會加碼內需,市場預計需要新增約1.5-2萬億左右政府支出規模。
屆時若超出預期,或許市場還能迎來一波反轉。
其他擴內需的具體舉措上,還可以提高消費補貼力度、擴大補貼范圍等,為消費者“節流”。
而除了傳統的財政補貼方式外,其實還可以創新性地盤活存量資金。
比如,適度放寬公積金和醫保個人賬戶提取條件,不失為一種“開源”良策。
如允許40歲以下人群的醫保個人賬戶全部或部分提取出來,且不限制用途,。
一方面,中青年是消費主力軍,消費補貼是節流,此舉則是開源,消費才有更大動力。另一方面,40歲以下離退休還有一定年限,后續還有時間慢慢重新積累個人賬戶。
既能大力刺激消費,也能減輕財政補貼負擔。
再者,可以適當提高出口退稅補貼。
在外需面臨沖擊時,出口退稅率確實會有所提高。
比如2017-2018年出口退稅率提高0.6個點,對應出口退稅增加近1700億,達到2萬億左右。
但注意,提高出口退稅補貼,只能“適當”,決不能“大幅”!
奇怪,國家大幅提高出口退稅補貼,幫企業承擔大部分關稅成本,一切不就完美解決了嗎?
要考慮一點,如果我們大幅提高出口退稅補貼,美國也會采取提高進口關稅等反制措施,使得最后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的稅收成本并沒有下降。
這么一來,就變成“中國國庫支出一筆退稅→美國海關征收等額關稅→最終資金流向美國財政部”,妥妥的“拿中國財政補貼美國關稅”。
更別說這可能會招致反補貼調查,給美國借口再度加征關稅了。
整體來說,關稅風暴不會輕易平息,美國的貿易霸凌注定是場持久戰,這點一定要有清醒認知。
在投資上,不要被特朗普“認慫”的假象迷惑,還是要留一定現金,以及配置債券等安全性資產,現在可不是重倉風險資產的時候。
但艱難是肯定的,卻絕非不可逾越。
我們有足夠的后手來應對,堅持住,熬過去,就能看到曙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