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這本書會告訴你:學生是怎么想的?老師應該怎么做?
知道學生的想法,就能對癥下藥,提出適合的解決方案,幫助學生越學越好。
第3章
為什么學生記得住電視上的所有細節(jié),卻忘記我們教給他們的知識呢?
1
問:是什么讓一些東西留在記憶中,又是什么東西可能從記憶中溜走?
答:如果你仔細思考某件事,你就可能再次思考它,所以它應該被存儲起來。因此,你的記憶不是你想記住什么或你試圖記住什么的產物;它是你思考的結果。
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
評:為什么會遺忘?作者說有幾種原因。
一是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專注,沒有意識到,那就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更談不上記憶。比如上課時的專注力,是學習的第一道門檻。
二是即便進入工作記憶,如果不能進入長期記憶,也是記不住的。就像電腦的內存一樣,如果不能保存在硬盤上,只要一斷電,就不復存在。
三是長期記憶發(fā)生遺忘。人的大腦用進廢退,即便有的記憶存入長期記憶,如果很長時間不提取不適用,也會慢慢遺忘。你還會記得多年前的同事名字嗎?
作者說,重復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但不是只靠重復就足夠的。比如,你可能每天無數(shù)次的打開微信。但你知道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微信圖標嗎?
無腦的重復,無專注的學習,重復一萬遍也沒有用。
2
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讓受試者背單詞。當受試者看到每個單詞時,他們必須做出判斷,要么判斷它是否包含字母A或Q,要么判斷它是否讓他們想到愉快或不愉快的事情。做出第二種判斷的人記住的單詞幾乎是做出第一種判斷的人數(shù)的兩倍。
問:為什么思考一個詞是否令人愉快會對記憶有幫助呢?
答:因為判斷是否有愉悅感會讓你思考這個詞的意義以及與這個意義相關的其他詞。
評:我的理解是:情感共鳴和意義感可以激發(fā)我們頭腦中的很多想象,可以建立某一個單詞和自己過去經驗的緊密連接。你的連接越多,觸發(fā)的情緒和故事越多,你的記憶效果越好。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多年以后還能記得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
關注點不同,能夠記住的事情不同。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假設你走在學校的大廳里,看到一個學生在打開的儲物柜前自言自語。你聽不清他在說什么,但從他的語氣可以聽出他很生氣。你可以注意學生的聲音,可以關注他的長相,可以思考事件的意義(為什么他會生氣)。這些想法將導致第二天對事件的不同記憶。如果你只考慮學生的聲音,第二天你可能會非常清楚地記得那個聲音,但不會記得他的長相。如果你專注于學生的長相,那么第二天你就不會記得學生的聲音。
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
你頭腦中想什么,你關注哪些方面,才會記住你所思所想的。比如同樣一個單詞piano(鋼琴)。不同的學生讀到兩句不同的話,例如,“搬家的人把鋼琴拖上樓梯”或“郎朗用這臺鋼琴彈奏出華美的樂章”。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如果讀到前一句的受試者,當提到“沉重的東西”時,更容易想到鋼琴;讀到后一句的受試者,當提示“演奏”時會提到鋼琴。相反,如果對于后者提到“沉重的東西”,他很難想到鋼琴。
這就是記憶的觸發(fā)線索。如果觸發(fā)的關鍵詞不是你思考和記憶的內容,你就很難想起來。比如,一個經常照著圖片背單詞的學生,當他看到都是文字的英文閱讀時,恐怕就想不起來了。
總結前面講的這些內容:1、你要想記住某件事,首先要注意它;2、你要把記憶從工作記憶轉為長期記憶;3、對知識的思考方式決定了你的長期記憶效果。
3
問:如何讓學生記住一些東西?
答:讓他們思考這意味著什么。……
評:如何幫助學生將知識帶入長期記憶?作者羅列了很多種方法。這些都屬于記憶術,是一些方法竅門,是為了記住很多沒有意義的零散知識。比如,周總理把我國的省市變成了詩詞“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云貴福吉安”,把秦滅六國的順序變成順口溜“喊趙薇去演齊秦”(韓趙魏楚燕齊)。
編故事是最好的記憶方式,哪怕這個故事胡編亂造,也能大幅提升記憶效果。有的時候,反而越奇怪的故事,越有利于長期記憶。
小節(jié)
作者建議通過故事結構來組織教學,這樣可以保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但必須知道,這么做也是有風險的,因為學生們的注意力也有可能被帶跑了。
記憶的關鍵是:高度專注,有效連接,賦予意義。你的思考方式,決定你的記憶效果。
最后,永遠不要懷疑基礎記憶的作用。作者說他 上小學的時候,沒有人要求他背誦乘法口訣表。這 拉低了他的學習速度,因為很多新學的知識里面有乘法運算,每次他在一個問題中看到8×7,就得停下來算出乘積。在6年級的時候,作者轉到了一所新學校,老師很快指出了問題,并讓他記住乘法口訣。之后,數(shù)學就變得簡單多了。
(未完待續(x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