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之謙是個大才,就是活的歲數(shù)太小了。”書法家孫伯翔先生如此感嘆。查了一下趙的生卒年,他生于1829,卒于1884,終年55歲,這歲數(shù)在古代不算長壽,但也不算夭折了。在書法家中,他比王獻之和王寵長壽得多。
若天假以年,讓趙之謙活到80歲,他的成就將不可限量。可即便是卒于壯年,趙之謙也已經(jīng)大大地不朽了。
趙之謙(1829年-1884年),清代著名書畫家、篆刻家。浙江紹興人,初字益甫,號冷君;后改字撝叔,號悲庵、梅庵、無悶等。趙之謙的篆刻成就巨大,對后世影響深遠,近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大師都從他處受惠良多。
趙之謙是著名的書畫篆刻家,但這并非他的本愿。
他曾說,“令我一生刻印賦詩學文字,固天所活我,而于我父母生我之意大悖矣”。這讓人想起英國的羅素,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卻說自己應得諾貝爾和平獎。
趙之謙這輩子不容易。他自幼讀書習字,博聞強識,但參加3次會試,皆未中。44歲時任《江西通志》總編,任鄱陽、奉新、南城知縣,卒于任上。在明清,當縣官是個苦差事,而能寫會畫的知縣,可能就更苦了。隨便一個上級索要字畫,作為知縣,不想給,卻不能不給,否則步步都有小鞋穿。
不過,趙之謙雖然不高興,卻不是逆來順受的老實孩子。據(jù)說,有一次他的上司托人索畫,他畫了,還蓋了一方印:“老子高興。”
過了兩天,上邊回話:“畫很好,就是印章不雅,換一個。”趙之謙答應了。畫完,又蓋一方新印:“老子不高興。”
這又讓人想起西方的一個段子。馬克·吐溫有一天說:“美國國會有些議員是狗婊子養(yǎng)的。”國會議員們勃然大怒,勒令他收回這句話并道歉,否則法律伺候。馬克·吐溫遂公開“道歉”曰:“美國國會有些議員不是狗婊子養(yǎng)的。”
他在書法方面的造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隸、篆的筆法融為一體,相互補充,相映成趣。趙之謙曾說過:“獨立者貴,天地極大,多人說總盡,獨立難索難求”。他一生在詩、書、畫、意上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終于成為一代大師。
“畫之道本于書,書不工而求工畫,如小兒未離乳先哺以飯,雖不皆受病,而瘠與弱必不免矣。古書家能畫則必工,畫家不能書必有市氣。”
———趙之謙”
他是繼“八怪”之后以獨特畫風馳騁于陳舊保守畫壇的革新闖將,是晚清前海派的代表人物,是一位書法、篆刻、繪畫三長兼取的藝術家,給清末畫壇以巨大影響。
他的繪畫直啟海派直面生活、表現(xiàn)世俗的藝術趣味,設色大俗大雅,頗適合現(xiàn)代都市居民審美口味,以農(nóng)家植物入畫,別開生面,可謂俗到極處。趙之謙的繪畫常流露出淋漓痛快、生動自然的情趣,對后來畫家如任頤、吳昌碩等有一定的啟發(fā)和影響,由此被稱為“海派之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