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廣東網友爆料,又一家醫院關閉了產科,原來出生率下降,年輕人不愿意生孩子真的不是危言聳聽啊!
我們這個縣級市約150萬人口,市區里總共有三家正規醫院,分別是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以及婦幼保健院,前不久人民醫院升級為三甲并改名為中山第六附屬醫院。
相比越來越先進的市人民醫院,中醫院明顯跟不上節奏了,加上近年生孩子的人在不斷縮減,之前就聽說婦產科越來越冷清,快要倒閉了。沒想到今天就看到了本地媒體發布新聞,正式宣布關閉中醫院的產科。
現在的年輕人找不到對象的找不到對象,找到對象的不想生或者不愿意多生,導致出生率不斷下降,沒有人口就沒有市場服務需求,失業、就業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話說,出生人口持續下降真的是好事嗎?怎么破局?
- 這究竟是咋回事?
我們來看看該網友提供的信息。這是信宜當地發布的一則公告。
信宜市中醫院關于停止產科住院分娩服務的公告
信宜頭號2025年04月11日08:00廣東
來源:信宜市中醫院
尊敬的市民朋友:
為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根據上級批復精神,現就我院業務調整事宜公告如下:
1.自2025年5月1日起,我院將全面停止產科住院分娩服務。已預約或計劃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產婦,請及時聯系我院婦產科(電話:0668-8871733)調整后續安排。
2.繼續保留孕產期保健、產前檢查、產后康復等產科門診服務(地點:信宜市中醫院門診綜合樓二樓婦產科門診)。
給廣大市民群眾帶來的諸多不便,敬請諒解!
特此公告。
從公告內容來看,核心要點就是該中醫院將于今年5月1日關閉婦產科,僅僅保留一些孕產期的保健、檢查等服務。
- 針對此事,網友們迅速圍觀,紛紛議論。
我們來看看網友們的“感慨萬千”:
好多醫院產科都和婦科合并了!
區縣中醫院產科大多是二胎政策的紅利下開設的,現在沒這個人口出生紅利,就又關停了,你看這些產科是哪年開設的嘛!
信宜市可是有100萬人口的大縣啊,咋可能關停?
國家應該補貼了,否則沒人愿結婚了,好多大齡青年,我家有2個外甥,急死人。
我們這邊有生育津貼,那又怎么樣,不生的照樣不生。
- 據公開數據顯示,信宜市戶籍人口總數為151.03萬人。信宜市2023年出生人口總數為1.42萬人,死亡人口總數為0.77萬人,出生率為9.62‰,死亡率為5.22‰,自然增長率為4.4‰。2024年出生數據暫未公開。
不可否認,近年來產科頹敗之勢愈演愈烈。
隨著我國生育率的持續下降(2016年“二胎政策”小高峰后出生人口量逐年下降,跌幅3.5%-18.1%不等,2023年全國出生人口902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跌至-1.48‰),各行各業均受影響,而醫院產科,只是影響抵達的第一站。
在這第一站里,持續走勢向下的數據背后,訴說著一個學科沒落的無奈。
自2022年至今,產科經歷著漫長的關停潮。2022年全國關閉幾十家醫院產科,2023年浙江寧波、河南鄭州、安徽蚌埠、江蘇新沂、廣西來賓等地均有醫院停止相關業務,時至今日,這股浪潮依舊洶涌。
從產科爆滿到關停的這些年間,我們見證了它“起高樓、宴賓客、樓塌了”的全過程。而一個學科的沉沒就像一場風暴,它打破了整個海面的平靜。
產科的關停,影響的不僅僅是產科醫護的分流和失業,而且還有成千上萬產婦的生育安全。生育是人生喜事,也是關系繁榮昌盛的家國大事,產科作為保健婦女兒童健康安全的重要環節,關系著國計民生。
為此,擔憂、呼救的聲音不少。2024年2月底,知名婦產科醫生、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教授段濤就曾在微博發出“救救產科”的呼喊。
他說:“你們擔心的是生娃的人少了,我擔心的是產科學科的塌方。”
其實,這幾年各地為提升生育率,都在積極想辦法,出政策。2025年開年,一場全國范圍的‘催生大戰’悄然打響:宜昌給產婦放一年帶薪產假,江蘇企業領三孩補貼近80%社保,深圳新引進人才生育直接發錢,呼和浩特更是直接發現金,宣布三孩家庭可領10萬元補貼,這筆錢相當于當地三口之家3年的生活費!
當然,補貼政策只是催生的第一步,這背后是一個社會的系統戰,包括如今各地學校雙休的強制推進。總之,相信一系列的組合拳出臺,生育率下降趨勢一定會得到遏制。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