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熱不熱,就看三月十五”,今日三月十五,今年三伏很熱嗎?
農歷三月也稱為辰月,對應的節氣是清明和谷雨節氣,此時季節的特點是“春和景明”。但是這時節如果刮了大風的話,也是不利于莊稼的正常生長的。
時間過得真快,農歷三月已經過半,今天已經來到了農歷的三月十五了。這一天不僅僅是“月望日”,也是十二建除中的“危日”,還是有很多民俗說法的。
老話說:“月怕十五,年怕中秋”,所以每個月的十五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個日子。因此對于三月十五,農村里有這樣一句老話:“伏天熱不熱,就看三月十五”,那么為啥會有這樣的說法?今年夏天熱不熱呢,我來回答一下:
今日三月十五不一般:
三月十五天氣有啥特點:
根據氣象臺發布的氣象監測數據來看:進入農歷三月十五日,破紀錄狂風即將橫掃北方,北方局部地區的大風或超過13級。
和往年相比,今年三月十五這一天將會出現極端的天氣,因為在北方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壓迫下,“暴雪、暴雨、沙塵暴、強對流、大風”這五警齊發,讓全國經歷一輪超常規的“倒春寒”大風天氣。
其中從4月12日(三月十五這一天)開始:
氣溫方面:
我國北方地區的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中東部、華北西部和北部、東北地區南部,將會出現一次強烈的冷空氣寒潮,其降溫幅度更是達到12~16℃。而華南中部,華東地區,以及江淮東部等地,其降溫幅度也在8~12℃左右。
大風方面:
這次冷空氣最強烈的就是大風了,其中西北地區的,新疆、陜西北部、內蒙古大部,東北中部和南部將會出現7~10級的大風。
而華北大部、華東西部,黃淮地區、江淮東部、江漢地區,也會出現6~8級的大風,局部地區的陣風可能達到9~10級左右。
雖然在三月十五這一天,南方地區還沒有出現大風,但是到了三月十六日,南方地區也會出現大風等異常天氣。
雨水方面:
冷空氣的到來,也會帶來降水,其中西北地區的大部,西南地區的西藏東北部,東北地區的黑龍江西部,在這輪冷空氣中,會出現降雪,局部地區會有大雪覆蓋。
所以來說,今日三月十五的特殊天氣,也是非常的異常,讓本該溫暖的清明時節也變得冷了起來,當然這對于莊稼的收成也是不好的現象。
“伏天熱不熱,就看三月十五”的意思:
什么是三伏天呢?
所謂三伏天,是指夏季最炎熱的階段,他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以高溫、高濕、悶熱為主要特征。
當然三伏天分為初伏、中伏、末伏,總時長通常為30天或40天左右。
按照老祖宗的說法,三伏天也是有規律的,其中“夏至三庚數伏”,這也是指的在夏至節氣以后,第三個庚日進入三伏天。
而今年三伏天的時間已經出爐了,分別是:
初伏時間:從2025年7月20日開始,到7月29日結束,共計10天時間;
中伏時間:從2025年7月30日開始,到8月8日結束, 共計10天時間;
末伏時間:從2025年8月9日開始,到8月18日結束,共計10天時間。
而今年三伏天的時間和去年相比,在時間上也是短了10天,只有30天的時間,屬于一個“短三伏”,這也說明了今年夏天并不會太熱。
那么三月十五和三伏天有啥關系呢?我們一起看一下農諺說法:
第一,“三月十五云遮月, 三伏天里雨水多”。
云遮月,指的是夜晚的時候,云遮住了月亮,也是指的陰天下雨的意思,因為三月十五是望月日,所以這一天天上的月亮也是最大最圓的。
所以這句諺語的意思是說,如果在農歷三月十五這一天陰天或者下了雨的話,好比云彩遮住了月亮,那么根據老祖宗留下來說法,這也預示著進入三伏天以后,雨水是非常多的。
而進入三伏天以后,降溫的標志就是下雨了,如果雨水比較多,那么這也說明了三伏天里還是比較涼爽的。
第二,“三月十五晴, 夏季旱無雨”。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在農歷三月十五這一天是晴天的話,那么根據老祖宗留下來說法,這也預示著到了夏天的時候,特別是三伏天,會出現干旱少雨的現象。
那么為啥會有這樣說法呢?
其實這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氣象韻律”。所謂氣象韻律,是指在某一個特殊的日子里,和未來30天、60天,90天,120天,240天里,出現了相同的天氣現象。
而特殊的日子,指的是農歷的初一,農歷的十五,還有清明,谷雨,立夏,入伏,入九,冬至等等特殊的日子。
比如說“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就是屬于氣象韻律。當然三月十五這一天也是,這和夏天的天氣還是有一定聯系的。
第三,“三月十五日頭照, 三伏天里熱的跳”。
日頭照,指的是出現大太陽的意思。熱的跳,指的是天氣非常的炎熱,人們赤腳就站不住了,只能跳著走。
所以這句諺語的意思是說,如果在農歷三月十五這一天是一個大晴天的話,那么這也預示著到了三伏天的時候,天氣會非常的炎熱,夸張的說,熱的難以忍受,甚至會跳起來。
當然類似的俗語還有:
“熱了三月半, 三夏火燒天”。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說,如果在三月十五這一天天氣非常的炎熱,這也預示著到了三夏的時候,天氣會非常的干旱,并且也是非常炎熱的。
“三月十五雨淋頭, 三伏天里涼颼颼”。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說,如果在三月十五這一天下了雨的話,那么根據老祖宗留下來說法,這也預示著到了三伏天的時候,下雨也是非常頻繁,那么天氣就比較涼爽了。
通過上述來說,三月十五這一天還是不一般的,而農村諺語:“伏天熱不熱,就看三月十五”雖然有一些道理的。不過來說,諺語畢竟是古時候的說法,而很多諺語已經不僅適用于當今社會了,所以在使用諺語的時候,也要結合當地的具體條件,這樣才確保農業生產順利進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