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學派楊元相、鴻翎[臺]、劉晉元、時勇軍、李閩山、楊瑾、李意敏等誠摯推薦
后山:方外『原創』
后山:方外-《任見·莊園擷葉》選
子桑戶說:“誰能飛上九天,漫游于云外,用手觸摸到無極之處?”
孟子反說:“誰能做到干了事情像沒干一樣,沒干事情像干了一樣?”
子琴張說:“誰能徹底忘記生死,忘記從哪里來,忘記朝哪里去?”
三個人互相說,對方的問題也正是自家要問的。真是心心相知啊,于是,三個人成了好朋友。
過了一些日子,子桑戶死了。孔丘聽說了,派子貢去吊唁。
子貢來到子桑戶的家門口,往里一看,情景非常奇特。子桑戶的尸體平放在地上,左邊,子琴張在調試琴弦,右邊,孟子反在編寫歌譜。調試好了,編寫好了,也不管子貢,對著子桑戶的尸體,一個撥動琴,一個唱起歌來……
哎呀呀桑戶啊
哎呀呀桑戶啊
你已經歸真了
我等還是人哪……
哎呀呀桑戶啊
哎呀呀桑戶啊
你已經歸真了
俺們還是人哪……
哎呀呀桑戶啊
哎呀呀桑戶啊
你已經歸真了
大家還是人哪……
子貢聽他們這樣歌唱,覺得太不順情理了,就大踏步地跨進屋里,說道:“在遺體之前歌唱,是不合禮教的行為,尤其是唱這樣的詞句。你們怎么這樣放肆呢!”
子琴張和孟子反停了下來,相視而笑,說子貢道:“你不知道禮的真意啊。”
子貢返回來,將所見所聞向孔丘作了全面匯報,問孔丘:“孔老師,他們邊幅不修,行止不檢,平日放浪形骸倒也罷了,好朋友去世,還對著遺體歌唱,沒有任何哀傷悲凄之色,這算什么樣的人啊?”
孔丘答道:“他們屬于方外之人。你我均是方內之人。內外判然不同,所秉之道南轅北轍。讓你去吊孝,是我錯了。
“那些人,以人間煙火為累贅,將生命看作癰疣,把死亡當成美好的新生。他們忘記了自己的六腑五臟,丟棄了自己的耳朵眼睛,以山川湖澤為友,神游于社會之外,他們怎么會遵守世俗的禮教呢?”
“那么,” 子貢問,“我們要不要向方外之人學習呢?”
“我們要向方外之人學習。”
“怎么學習呢?”
“所謂: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魚兒只有在水里,才能體驗到個體和群體的樂趣,人也只有在道術之中,才能體驗到共處和獨行的樂趣。”
“但是,那些奇人,我們難以理解他們,實在不好學啊!”
“奇人,是相對于一般人而言的,他們的行徑順乎自然的天性,其實反而是真人。因此說呀:對于天性而言是小人的人,對于一般人而言是君子;對于天性而言是君子的人,對于一般人而言是小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