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大家都說對孫穎莎的巴黎奧運會就算奪得銀牌,也是英雄呢?看下面這兩個最真實最清晰的記錄對比,簡直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眾所周知乒壇有個規定,世界第一跟世界第二是有選擇上下半區的資格,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張本智和在王楚欽還是世界第一的時候,拼了命的大大小小賽都參加,就是為了想存積分登上世界第二,好到洛奧時的半區中,不用再早早與他的死對頭王楚欽交手。
回歸正傳,當時的巴黎奧運會女單簽位中,陳夢跟孫穎莎兩人的半區,分別都遇到了怎樣的對手呢?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發現大家竟然忽略了這樣重中之重的重點。
奧運會蟬聯冠軍頭銜的陳夢,她的奪冠之路第一場到第六場,分別是世界排名141號洛赫萊比、58號伯格斯特隆、40號伊爾蘭德、16號波爾卡諾娃、10號申裕斌、1號孫穎莎。
相反另一邊的孫穎莎在上半區的首場到第六場,分別是世界排名81號高橋.茱莉亞、84號倪夏蓮、32號斯莉嘉.阿庫拉、11號鄭怡靜、5號早田希娜、3號陳夢。
天吶,從中可以十分鮮明的發現了一個問題,孫穎莎要交戰的對手都是特別硬朗技術的。例如阿庫拉是印度出了名的特殊打法,刁鉆又難纏,曾經孫穎莎還敗過在她的手上;鄭怡靜是臺北多年以來的一姐,在最逼囚絕境的時候,還能跟孫穎莎強強撕咬到17:19的超高比分;早田希娜更不用說,在巴黎奧運會周期沒受傷前,她持續保持著全勝陳夢戰績的對手!
看完這兩個真實記錄的對比,終于明白,原來大家說孫穎莎就算最終取得了奧運會女單銀牌,也是英雄的原因。應該就是跟這個簽位有很大關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