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蘭北部的一片田野里,可以聽到重型發動機的嗡嗡聲和警告信號的嗶嗶聲,一些挖掘機正在行駛,由波蘭士兵駕駛,挖了一條戰壕,并用泥土建造了一堵墻。卡車來回運送混凝土“刺猬”——阻止坦克的障礙物。
波蘭陸軍的工兵將“刺猬”放置在墻的后面,排成三排。他們以前設置過這種類型的防御措施嗎?該部隊的一名負責人說:“是的,在我們的訓練地點。但這次已經不再是訓練了。”
這是波蘭與加里寧格勒的邊界,加里寧格勒是波蘭和立陶宛之間的俄羅斯飛地。兩年前,波蘭在這里修建了邊境圍欄,以阻止移民進入,現在他們正在建造“東盾”,這是靠近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邊境價值超過20億歐元的防御工事。波羅的海國家正在開展類似的項目。
波蘭中尉伊沃娜·米西亞茲(Iwona Misiarz)領著荷蘭記者爬上這堵墻,眺望不到一百米外的俄羅斯森林。她說,在穿過溝渠、冰磧地形和“刺猬”之后,就來到一片田野。如果真到了那一步,就必須埋設地雷,已經留出埋雷的空間。
米西亞茲解釋道:“如果你想要和平,那么不幸的是你必須為戰爭做好準備。”
波蘭總理圖斯克在一年前宣布“東盾”計劃時表示,該計劃旨在威懾俄羅斯,使邊境“在戰時無法讓敵人通行”。令人擔憂的是,如果與烏克蘭達成協議,或者俄羅斯最終贏得那里的戰爭,莫斯科可能會在這里考驗北約。這種擔憂并沒有隨著美國新領導層的上臺而減弱。
米西亞茲說,邊境設立的障礙并不能完全阻止可能發生的襲擊,這樣做的目的是減緩敵軍的速度,讓波蘭軍隊有時間做出反應。
米西亞茲強調,東盾不僅僅是傳統的防線,背后有一整套基礎設施:無人機監控系統、強化的 GSM 網絡、掩體、新橋梁和道路。盡管加里寧格勒沿線的首批線路現已完工,但“東盾”的建設至少要到2028年才能完成。
波蘭從烏克蘭戰場上吸取的教訓之一就是使用殺傷力很強的地雷,他們與波羅的海國家一道退出了禁止此類水雷的《渥太華條約》。這類地雷因造成大量平民傷亡而備受爭議,但目前波蘭希望生產100萬個。
圖斯克希望向公民表明,在他的領導下,政府正在盡一切努力保障他們的安全。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波蘭人支持防御工事,盡管他們并不一定覺得邊境更安全。
一名波蘭男子在距離這里一公里的佩奇舍沃村(Peciszewo)的一座教堂外說:“如果俄羅斯人真的帶著坦克來,能通過測試嗎?他們會先用無人機,然后發動導彈襲擊。反正一切都會被摧毀。”
荷蘭記者寫道:這里的每個人都很害怕,因為他們擔心戰爭可能會爆發。66 歲的馬爾戈扎塔(Malgorzata)認為,如果事情發展到那一步,“東盾”也不會帶來任何變化: “這太浪費錢了。”
對這個項目更感興趣的是農民賈尼克(Janek),他正在田里干活,身旁還有一只德國的牧羊犬。當一架俄羅斯飛機最近飛過該村莊時,他感到很驚訝。這是一架民用飛機,據說已經失蹤了,但他不相信。賈尼克說: “政府建造‘東盾’不是無緣無故的,我們必須保護自己。”
波蘭呼吁歐洲盟友為該防御體系做出貢獻。米西亞茲中尉站在一排“刺猬”旁邊說:“這邊界也是歐盟的邊界,因此,我們的安全不僅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也是整個歐盟的首要任務,因為我們這里處于最前線。”
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荷蘭
微信號 : hollandone
網站:www.hollandone.com
郵件:info@hollandone.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