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間的較量已經到了白熱化時期!
當看到美國對中方征稅從35%疊加到145%時,各國敢怒不敢言生怕得罪了美國,從而攪黃了他們和美國的免稅談判。
可事情到了一種無可掌控的局勢后。
全球將近80多個經濟體突然意識到,如果中美鬧崩了,受害的可能是全球貿易!
各國要對中國說一句謝謝
4月9日,特朗普在參加共和黨舉辦的全國大會晚宴上,說了這么一句話。
他說,中國就“對等關稅”作出的反應是不符合規則的。所以,這場“關稅對抗”會進行到底,直到中方選擇妥協,按照美國的規則達成協議為止。
為此,特朗普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特朗普別無選擇之下“屈服了”,決定放其他國家一馬。
90天內,針對這些國家加征的關稅全部“擱置”。
有什么事情,90天后再說。
在這期間,美國將集中全部力量搞定、“壓服”中國。
第二件事,特朗普在10日當天宣布,再次針對中國商品追加41%的關稅。至此,中國所有商品想要進入美國,需要繳納的關稅比例,已經達到令人瞠目結舌的145%。
如此之高的關稅比例,到底意味著什么?
4月10日,世貿組織總干事伊韋阿拉在世貿官網上發表了一份語氣非常嚴肅、沉重的聲明。
在這份聲明中,她指出兩個結論。
第一個結論,世貿組織預測,以雙方加征的關稅比例,將導致中美兩國貿易額直接縮減80%。
其實,這里的80%恐怕說得還比較保守。真實的貿易縮減數據,可能遠不止如此。
第二個結論,若中美“關稅碰撞”最終將全球經濟撕裂成兩個部分,又或者說是撕裂成對立的2大“生態系統”。
那么,全球GDP將長期縮減7%。
不僅今年會縮減7%,明年、后年,甚至更久的未來,會持續、長期的每年都縮減7%。
中美若是“抵死不和解”,這意味著全球經濟都將跟著“遭殃”。
到時候所有國家,都要為此“買單”,不會有真正的贏家。
但是話又說回來。
也正因為有中國扛起了“抵制不公正關稅”的大旗,所以其他被美國針對的近60個經濟體,才得以爭取到90天的寬松時間,用來提早應對來自特朗普的“關稅屠刀”。
這一刻,這些國家實則欠了中國一聲真誠的道謝。
特朗普政府“騎虎難下”
特朗普在決定對所有中國商品征收145%關稅的時候,他真的會自信的相信,憑借“刀刀剔肉‘見血”的關稅“剔骨刀”,能迫使中國“疼”到低頭嗎?
答案是,特朗普政府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自信。
在特朗普不斷加碼關稅的時候,其實他們一邊加碼關稅,一邊通過“造勢”試圖勸說中國“別掙扎了,乖乖應承下來不好嗎?”
4月8日,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在采訪中,故意強調,他們未來三個月,也就是從4月到6月的日程被排得滿滿的。
日程為何會排得這么滿?
貝森特解釋稱,他們已經確認有五六十個國家想向美國低頭,與美國就關稅比例好好商談一番,而且未來幾天這些國家數量或接近70個。
這番話潛臺詞,其實就是為了彰顯美國“關稅屠刀”面前,其他國家全都“土雞瓦狗”,根本就扛不住,唯有向美國低頭、求和才是唯一出路。
眼見中國竟“不動如松”,特朗普決定親自“出場”。
4月9日,特朗普直接宣布“關稅”即可生效,而且將對華關稅疊加至104%,并揚言他時刻準備將關稅比例追加至125%,并話里話外強調“中國是希望與美國和解,最終達成協議的。
只是中方不知道該怎么做,而他想要告訴中方,只要撤銷對美國的關稅反制,美國還是愿意談判的。”
結果,中方直接回以“84%”關稅,并反過來表示,如果美國有誠意,應該先撤銷對華關稅。
于是,4月10日,特朗普決定再接再厲“添把火”,一口氣給關稅“加碼”41%,讓對華關稅達到史無前例的145%。
至于為何這樣做,一來讓世界各國看到特朗普對“關稅政策”勢在必行的決心,方能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占據心理優勢。
二來,特朗普卷入了4月9日美國股市“操控市場”的輿論旋渦,而這個“漩渦”的推動者就是美國民主黨,并試圖以此動搖特朗普在選民中的“口碑”、根基。
所以,特朗普對華一步到位的加征“巨額關稅”背后,也抱著借用這則消息博人眼球、壓下有關他“操弄市場”的負面消息。
但問題是“關稅屠刀”確實“見血了”,可接下來該怎么辦?
美國財長貝森特站出來有些越描越黑的解釋稱,美國并沒有發動貿易戰。如今的局面,只因為中方對美關稅反制造成的。
這種解釋根本就是胡扯,說不通。
總不能美國用關稅“刀我們一下”,難道還不允許我們正當防衛嗎?
但同時,美財長的解釋,也暴露出了美國騎虎難下的壓力與心虛。
尤其當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西特,在10日在采訪中被問到“中美有沒有開始貿易磋商”時,哈西特直接有些“慌了”。
忙解釋稱“他不知道任何消息”并意有所指的表示,中美間的具體討論應該還沒有開始。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西特
那一刻,很多人的臉色都不好看。
因為,中國商品已經很難進入美國市場了。中國商品的突然缺席,讓很多美國人,以及美國企業措手不及。
這時候,特朗普又說話了。
他在一場內閣會議上,竟表示美國希望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并有信心、相信雙方能夠相處得很好。
好家伙,前兩天還是一副中方上趕著“求和解”,只是不知道怎么和解。如今,換成美國“希望和解”,并等待中方前來和解,而且他們還相信雙方一定能夠實現和解。
不愧是商人出身的特朗普,這番“變臉”玩得“真溜兒”。
然而,令美國臉色變得極為難看的是中方直接“晾著”美國,安排出訪他國。
這一招,翻譯一下就是“你打你的牌,我出我的牌,誰勝誰負,等到最后自會見分曉。”但是,誰更等不起呢?
中國的反擊“另辟蹊徑”
4月11日,據英媒《泰晤士報》報道稱,英國竟準備安排國防部參謀長托尼?拉達金上將來華訪問。要知道,這是近10年來的首次出訪。
更耐人尋味的是這位英國參謀長訪華,竟然準備與中國同事溝通雙方“加強軍事合作”的事宜。什么時候,英國竟然改脾氣了,愿意與中國強化軍事合作?
很顯然,撇開表象看本質,英國參謀長訪華,最核心的目的就一個,那就是由英國充當中美之間軍事溝通的橋梁,避免讓中美關稅戰爭演變成為軍事層面的沖突。
換句話說,如今世界各國都因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以及中美關稅對峙而變得緊張兮兮。
為什么?
因為美國如果這么搞,等同于一步到位的完成中美脫鉤。那么,“該收回的版圖,或許不得不提前動手,收回來”。
所以,英國參謀長來了,要從中斡旋、緩和雙方潛在的軍事沖突。
與此同時,中國領導人將于4月14日至18日,分別訪問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
至于訪問的原因,除了關稅之外,恐怕中越,以及中國和馬來西亞、柬埔寨之間,要進一步加強合作。
在美國“關稅屠刀”揮來揮去的大背景下,中國將進一步鞏固、重塑由經濟共同體,向經濟、政治共同體的轉變。
由美國“開局”,可由誰來決定結束,恐怕美國說了不算。
如今這個局面,征畸高關稅已經成了一個毫無意義的數字游戲,你加我也加,但看誰能笑到最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