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超
毛主席說:家中有糧心里不慌。常言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心慌慌,毛主席在建國初期就說過:一個糧食,一個鋼鐵,國家發展的二個支柱,離開美國,地球照轉!轉換發展思路,當年華為被制裁時,天沒有塌下來,仍舊發展!
你知道?我國如今手握超過1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哦!這背后不僅是對美國經濟的信任,更是一場金融博弈的潛在威脅。
我國持有美國國債超1萬億美元
美國國債是世界上流通性最強的金融工具之一,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會持有一定量的美國國債,以便于在遇到經濟危機時能夠有一定的應對手段。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目前持有的美國國債已經超過1萬億美元,這在全球范圍內都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美國國債在我國的外匯儲備中所占比例并不是最高的,但是其金融影響力卻不容小覷。一方面,美國國債代表著美國當局的信用,持有越多說明越相信美國;另一方面,如果我國拋售手中的美國國債,那么勢必會對美國造成巨大的沖擊,甚至有可能引發全球金融危機。
我國并沒有表示要拋售美國國債的意思,但是其持有量本身就讓美國感到不安了,畢竟誰也不知道這位“老朋友”會不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做出讓人驚訝的決定。
2024年研發支出占GDP2.5%
從經濟總量上來看,2024年我國的GDP將達到18.94萬億美元,依然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4年的預測,美國的GDP將達到26.8萬億美元,兩者之間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縮小這個差距,比如在研發方面,2024年將占GDP的2.5%,這個數字在全球范圍內都是非常靠前的,而且我們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這方面的投入往往能夠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目前來看,我國正在半導體、5G等技術領域加大研發力度,希望能夠迎頭趕上。雖然短期內可能會因為失去美國市場而造成一定的經濟壓力,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筆投入是非常值得的。
我國的底子依然厚實,有著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這方面完全不必擔心會出現什么問題。
中美貿易額逐年下降
根據我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24年前11個月中美貿易額占到我國進出口總額的11.2%,這個數字在逐年下降,這說明什么呢?說明美國市場對我國的依賴度正在下降,而后者也在逐漸擺脫與美國的關系。
短期內如果失去美國市場可能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依賴并不好,一旦美國翻臉,后果不堪設想。比如之前提到的,如果拋售手中的美國國債,很可能會引發一場金融危機,而如果停止對美國的出口,則會導致5249億美元的出口收入損失。
這個數字雖然看起來不算太大,但是其中涉及到的電子產業和相關就業崗位絕對不能承受這樣一次打擊,因此即便兩國關系再緊張,我國也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根據預測,2024年我國總出口額將達到3.6萬億美元,其中對美國的出口額占14.7%,約為5249億美元,主要出口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紡織品和家具等。而從美國的進口額約為2.7萬億美元,占比6%左右,主要是農產品、飛機、半導體和能源產品。
可以說,中美之間的貿易關系雖然時有波動,但是總體來看還是比較平穩的。兩國經濟關系就像是一場雙贏的游戲,誰都不愿意輕易撕破臉。
我國應對未來挑戰
目前中美兩國之間的關系還算穩定,但是我們也知道“穩定”這個詞往往是變化的前兆,在當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的情況下,兩國之間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摩擦,甚至是徹底撕破臉。
我國也在積極謀劃應對之策,比如提出了科技自立、產業升級的發展戰略,希望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來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挑戰,同時也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投資超過1萬億美元,促進與沿線國家的貿易。
2023年當局已經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以應對經濟放緩帶來的壓力。比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減稅降費、擴大內需等。同時還鼓勵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以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國內消費已經占到了GDP的53.4%,說明內需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而且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這一比例還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我國在面對中美關系的挑戰時,展現出了強大的應對能力和戰略眼光。未來的發展路徑雖然充滿不確定性,但他們的科技自立和內需拉動戰略無疑是明智之舉,你怎么看待這種局勢?說到底,朝鮮自古以來都沒依靠美國,日子照樣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