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戰終于引爆了美債海嘯,美債大規模拋售,美債這個東西賣出來的時候,就是固定的。我打個比方,一張100美元的美債,賣出來是100美元約定好一年后可以兌換105美元,這個是最開始這張美債賣出來的時候確定好的。
那么如果有人大規模拋售100美元的美債且眾人對美債失去信心,它的價格就會下降,比如別人手里有一張100美元的美債,95美元賣給我,那我用95美元買到這張美債以后,收益率是多少呢?就是105/95=1.105,收益率達到了10.5%。
所以美債被大規模拋售一美債價格下跌→美債收益率增加。而現在美債拋售是因為日本撐不住了,日本持有全球最多的美債,達到了1萬億美元,日本的銀行被美股下跌干爆了,必須賣美債填平大坑。
盡管日本財政部長和美國明確保證日本不會拋售美債,但是官方說不會,民間可不會停止行動,日本作為美國國債最大海外持有國(持倉約1.27萬億美元),日本各家美債持有機構,都在瘋狂拋售,凌晨一點日本都有機構還掛200億美元的美債賣單。
日本作為一個轉口貿易國,匯率暴跌,那他進口原材料成本就會提高,出口價格還變低了,這是割自己的肉,所以日本必須保住匯率在130-150區間。轉口貿易國家,匯率大漲大跌都很可怕,保持穩定才行,日本央行手里目前沒有多少美元了,只能依靠拋售美債,換取更多美元,在未來匯率戰中,守護好日元匯率。
特朗普現在最擔心的事情是,中國下場拋售美債,美債雖然大部分都在美國國內,可是別國政府大量拋售美債本身就是一個態度,而且是很重要的態度,它代表著一個國家對美國經濟和美元的信任程度,而且是兩國關系的象征。認為你好就會接著拿,認為你不好就拋。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大量的拋就會讓市場認為你對美元的信任度開始降低。
因為我們要知道,債券市場持有國實際上擁有一種對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隱形否決權,即當收益率飆升時,它向特朗普發出信號:激進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引發財政和經濟動蕩,迫使他重新考慮自己的計劃。
CNN報道就點評說,當股市暴跌、數萬億市值消失時,特朗普不為所動,聳了聳肩;但當債券市場驚慌失措時,他眨了眨眼,不得不采取行動。
特朗普不能不急。現在美國有36萬億美元國債,如果利率維持在4.5%,美國一年光利息支出,就占到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如果利率飆升,這是馬斯克再怎么裁人,都彌補不了的重大損失,搞不好美國真會破產的。
特朗普自己也承認,債券市場正變得“讓人不安”。也就是說,債券市場異動,是迫使特朗普轉變的最后一根稻草。這也是為什么特朗普會宣布暫停90天實施對等關稅。
但是,美媒更加擔心的是,特朗普對華關稅卻并沒有停止,雙方對抗的白熱化,或將導致中國大規模拋售美債。如果中國一旦拋售美債,那么對美國的金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引發華爾街動蕩。
既然如此,那么為什么中國現在還不拋售美債呢?
美元本質是建立在霸權之上的信用體系。美元的信用基礎并不是工農業產值,也不是美國過去的金融信譽。美國自己的信譽并不好,完全不足以支撐美元。美國當年放棄兌換黃金,如果是其他的貨幣,立即就崩潰了,但美元不光繼續存在,而且還越來越強大。
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不是世界人民信任美元,而是世界人民沒有其他的選擇,除了美元,你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你就只好選擇美元。
也因此,如果世界上還沒有一種廣受認可的貨幣代替美元的話,大規模拋售美債,一旦引發美元體系崩潰,那么整個全球經濟市場都要受到波及。所以中國也要考慮影響。
但是如果特朗普一直對中國咄咄相逼,那么中國不介意拋售美債,給原本飽受美債危機的美國再加一把火。
為此,美媒也發出了警告,作為美國最大債主國之一的中國如果緊跟著日本拋售美債,國際金融體系陷入巨大的不穩定之中,美元體系或將崩塌,美軍不得不通過熱戰重塑全球霸權。
特朗普政府的決策暴露出對現代金融市場的致命誤判。他們幻想通過關稅戰重塑供應鏈,卻低估了全球資本市場的高度互聯性。當美國10年期國債與利率互換的價差收窄至-58個基點,顯示特定國債遭遇定向拋售時,市場傳遞的信號清晰可見:投資者不再將美債視為絕對安全資產。
而馬斯克與特朗普貿易顧問納瓦羅的公開決裂,則暴露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結構性矛盾——科技資本需要全球化,而政治資本沉迷于民粹敘事8。這種分裂在金融市場具象化為股債雙殺:道指單周暴跌3200點,美債收益率曲線出現20年來最大倒掛,形成了"通脹預期推高短端利率+衰退恐慌拉低長端利率"的死亡交叉。
特朗普或許暫時用90天緩刑期延緩了美債崩盤,但美元信用的裂痕已無法彌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