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凌晨,重慶的天空被6000余次閃電撕裂,伴隨雷雨而來的不僅是自然奇觀,更是一場突襲全城的“呼吸危機”。多家醫院急診科被擠爆,數百名患者因“雷暴哮喘”緊急就醫,咳嗽聲、喘息聲與雷聲交織,醫護人員徹夜未眠,展開了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雷暴哮喘:當雷電“引爆”花粉炸彈
“我從沒想過打個雷能讓人喘不上氣!”凌晨1點,45歲的李女士蜷縮在急診吸氧區,手中緊握支氣管擴張劑。她患有多年過敏性鼻炎,雷雨初起時突感喉頭水腫、呼吸費力,最終被診斷為雷暴哮喘。
何為雷暴哮喘? 重醫附二院急救部主任王曉龍解釋,雷暴期間強對流空氣將地表花粉、霉菌孢子卷入高空,雷電能量將其“炸裂”成不足2.5微米的超細顆粒。這些微粒隨雨水降落,穿透鼻腔直達肺部,引發氣道痙攣、黏液激增,甚至讓普通鼻炎患者突變為重度哮喘。
急診室一夜:310名患者、孕婦、老面孔
據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統計,凌晨0:30至5:00,三個院區共接診310名雷暴哮喘患者,包括多名孕婦。候診隊伍從診室排到走廊,咳嗽聲此起彼伏。一位40歲男子已是第二年“中招”:“去年我就因雷暴哮喘住院,今年關窗、戴口罩還是沒躲過!”。
重慶市中醫院南橋寺院部急診科主任羅真春透露,僅凌晨1點到4點,該院就收治120余名患者,醫院緊急啟動預案,調配醫護力量確保救治。
致命5小時:雷暴前2小時到雨后3小時
王曉龍教授指出,雷暴哮喘的“危險期”并非僅限雷雨時,而是從雷暴前2小時持續至雨后3小時。此期間,空氣中過敏原濃度飆升,就診高峰通常出現在雷暴開始后1小時。
專家緊急提醒:
緊閉門窗+空氣凈化器:減少花粉侵入室內。
外出必戴N95口罩:避免在樹下停留,防止吸入超細顆粒。
速效藥隨身帶:哮喘患者須備好支氣管擴張劑,若出現口唇發紫、呼吸困難,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別亂吃抗過敏藥:雷暴哮喘本質是氣道阻塞,抗組胺藥無效,及時就醫才是關鍵。
氣候變化下的健康警鐘
這場雷暴不僅刷新氣象紀錄,更暴露了極端天氣對公共健康的威脅。數據顯示,患者多為30-60歲過敏體質人群,且近年類似病例頻發。重醫附一院趙林醫生呼吁,過敏人群需提前用藥預防,并在雷雨季節加強健康監測。
結語:
當雷電與花粉“聯手”,一場呼吸危機悄然降臨。這場“呼吸保衛戰”不僅是重慶的今夜,更是氣候變化時代下所有人需警惕的健康暗號。或許,下一次雷暴來臨前,我們不僅要關注天氣預報,更要備好“呼吸防線”。
#雷暴哮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