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最新要求!中小學要上人工智能課→
4月10日
廣東省新聞辦與省教育廳舉行新聞發布會
正式發布
廣東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的
“兩素養1綱要”方案
(以下簡稱“2+1”方案)
明確中小學校的人工智能教育要求
原則上,小學1-4年級每學年不少于6課時,小學5-6年級每學年不少于10課時,初中7-8年級不少于每兩周1課時,高中階段在信息科技和通用技術等國家課程實施基礎上,在高一或高二不少于每兩周一課時。
“2+1”方案分別是“兩大素養框架”
《廣東省中小學教師人工智能素養框架(試行)》
《廣東省中小學學生人工智能素養框架(試行)》
“1”個課程綱要
《廣東省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方案都有哪些亮點?
快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
全國率先!
構建師生AI素養框架
廣東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林如鵬表示,“2+1”方案在全國率先提出中小學師生人工智能素養框架,尤其是《教師素養框架》,從意識理念、技術能力、教育應用、專業發展以及社會責任五大維度分別回答了智能時代教師的職業使命、必備能力與責任擔當,為我省中小學教師系統提升人工智能素養提供了指引。
系統推進
打出AI教育組合拳
“2+1”方案從目標層提出了《師生素養框架》,明確了師生素養能力坐標,從路徑層制定了《課程指導綱要》,提供了從課程到課堂的實施路徑,使各地在人工智能教育落地方面“有目標可依、有課程可用、有教師可教”。
全鏈閉環設計
課程可落地、可評價
林如鵬表示,廣東著力建構“目標-內容-實施-評價”全鏈條 AI育人體系,課程綱要明確了我省人工智能課程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人智觀念、技術應用、智能思維、倫理責任。
該方案還提出,要堅持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建議采用成長記錄袋、學習活動記錄表、學習數據、作品評價、量表測量等方法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鼓勵各地探索人工智能將人工智能納入學生綜合素養評價等。
他透露,目前廣東還在制定AI工具與國家平臺融合應用指南,以國家平臺為樞紐,對如何基于國家平臺進行AI資源共享共建、AI課堂教學創新給出“基本式+變式”的應用模板和參考范例,共同促進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和人工智能應用深度融合,形成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全域應用試點的“廣東方案”。
如今的孩子都要上AI課了
小創突然羨慕到流淚
以后當他們回憶起童年時
會不會都是
AI、機器人、黑科技……
現在的小孩贏麻了
趕緊轉到家長群!
(來源:廣東新聞聯播 廣東教育 南方網)
來源:深圳夢(微信號ID:SZeverything)綜合
我們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與夢想者同行!
擁有深圳夢,請關注(微信號ID:SZeverythi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