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浪潮中,騰勢以 “科技豪華” 為支點,撬動了商務用車市場的百年格局。從 2022 年騰勢 D9 上市至今,其連續 24 個月蟬聯 MPV 銷量與保值率雙冠,累計銷量突破 30 萬臺,在 30 萬 - 50 萬元價格帶市占率超 40%,徹底改寫了商務用車市場由燃油車主導的歷史。這一現象級成功背后,是品牌定位、產品力與技術創新的深度共振。
品牌基因:傳統豪華與新能源技術的 “雙輪驅動”
騰勢的品牌影響力源自比亞迪與奔馳的 “雙血統” 基因。作為比亞迪全資控股的高端品牌,騰勢繼承了奔馳的百年豪華造車工藝,例如 D9 的 “π-Motion” 勢能美學設計,將鉆石切割前臉與滑門分縫技術結合,風阻系數低至 0.25Cd,兼具商務威嚴與現代科技感。同時,比亞迪的新能源技術賦能更為關鍵:第五代 DM 混動系統實現綜合續航 1100km,800V 高壓平臺充電 15 分鐘續航 243km,徹底解決商務場景的續航焦慮。這種 “傳統豪華背書 + 新能源技術突破” 的組合拳,讓騰勢在商務用戶中迅速建立信任。
在全球化布局上,騰勢正以 “區域化 2.0” 策略應對關稅壁壘。例如,針對歐盟碳關稅,騰勢在匈牙利工廠投產右舵版 D9,核心三電系統仍由中國供應,通過 “技術輸出 + 本地化生產” 規避貿易風險。2025 年米蘭設計周上,騰勢 Z9GT 憑借易三方平臺技術驚艷亮相,其 “三電機獨立驅動 + 后輪轉向” 的黑科技,被歐洲媒體評價為 “重新定義豪華駕駛標準”。
產品力:從 “空間平權” 到 “智能平權” 的顛覆
騰勢 D9 的產品力革新體現在 “三排平權” 與 “場景重構” 兩大維度。其 “777” 空間設計(7 位 1.8 米成人 + 7 個登機箱 + 7 個雙肩包)打破傳統 MPV“前兩排舒適、第三排將就” 的痛點,三排座椅均配備通風加熱與 L 型頭枕,真正實現全員舒適。商務場景下,二排 Air SPA 雙零重力座椅支持 152° 躺平與 16 點按摩,配合靜音電吸門與 7.5L 智能冰箱,打造移動 “頭等艙”;家庭出行時,10 屏互聯系統與帝瓦雷音響又化身 “七居室大平層”。
智能化方面,騰勢 D9 全系標配 “天神之眼” 高階智駕系統,AEB 剎停速度達 120km/h,領先行業一代。其首創的 “云輦預瞄 + 智駕聯合” 方案,可提前感知路面顛簸并調整懸架,配合 iCCT 舒適控制技術,實現起步不抬頭、剎車不點頭,徹底解決商務出行的暈車痛點。對比傳統燃油 MPV,騰勢 D9 的智能駕駛功能覆蓋城市領航、自動泊車等全場景,讓司機從 “駕駛工具” 轉變為 “服務管家”。
配置策略:以 “科技普惠” 重構豪華標準
騰勢 D9 的配置邏輯是 “高配低價” 與 “場景定制” 的結合。33.98 萬元起售的入門版已標配 Nappa 真皮座椅、10 點式按摩、靜音電吸門等豪華配置,而頂配 46.98 萬元的車型更搭載 22 個帝瓦雷揚聲器、智能幕墻與私密對話模式,營造移動會客廳。這種 “越級配置下放” 策略,讓 30 萬級車型擁有百萬級體驗,精準擊中商務用戶對 “性價比與面子” 的雙重需求。
針對企業用戶,騰勢推出 “專屬定制包”:四座創領版配備無極隱藏式行政桌板、Boss Talk 對講系統與流媒體內后視鏡,支持一鍵切換 “辦公模式” 與 “會議模式”。同時,騰勢與比亞迪共享全國 450 家服務網點,并提供 “24 小時代客充電”“專屬客戶經理” 等增值服務,解決商務用戶的補能與運維痛點。
行業啟示:從 “產品突圍” 到 “生態共贏”
騰勢的成功本質是 “技術自主化 + 供應鏈韌性” 的勝利。其搭載的刀片電池、e 平臺 3.0 等核心技術均為比亞迪自研,電池專利布局占全球 62%,智能座艙專利數超 1.2 萬件。在關稅壁壘加劇的背景下,騰勢通過墨西哥工廠、匈牙利工廠實現 “區域化生產”,核心零部件本土化率提升至 95%,既規避貿易風險,又降低成本。
對行業而言,騰勢 D9 的標桿意義在于打破 “商務 = 燃油” 的固有認知。其新能源滲透率達 65%,2025 年在華新能源份額超 20%,遠超大眾、豐田等合資品牌。這種 “以新能源定義豪華” 的路徑,為中國汽車品牌高端化提供了新范式。未來,騰勢計劃將 “科技豪華” 基因注入 SUV、轎車等更多品類,構建 “MPV + 轎車 + SUV” 的全場景矩陣,在全球市場與 BBA 展開正面競爭。
結語:商務用車的 “新物種” 誕生
騰勢 D9 的崛起,標志著商務用車從 “工具屬性” 向 “價值載體” 的躍遷。其以新能源技術重構豪華標準,用智能化體驗定義服務升級,在關稅壁壘與行業內卷中開辟出 “技術自主 + 區域深耕” 的新賽道。當傳統燃油 MPV 還在比拼發動機功率與內飾材質時,騰勢已用 “三排平權”“800V 快充”“天神之眼智駕” 等創新,重新書寫商務出行的價值邏輯。這種 “破局者” 的姿態,正是中國汽車品牌從 “跟隨者” 到 “規則制定者” 的縮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