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我的好朋友:閨蜜財經
圖片由AI生成
撰文|桿姐&編輯|愛麗絲
2025年4月11日長安汽車大事不斷。
這一天,長安汽車發布2024年度報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同時傳來總裁王俊辭職的消息。一時間,關于該司的討論甚囂塵上。
這家中國汽車工業的老牌勁旅,似乎正經歷著銷量增長與利潤滑坡的冰火兩重天,以及人事變動帶來的震蕩。
1
為何增收不增利?
2024年,長安汽車在銷量上可謂戰績斐然。全年實現銷量268.4萬輛,創下近七年來新高,同比增長5.1%,并且連續五年實現同比正增長。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長安汽車全年汽車銷售73.5萬輛,同比大幅增長52.8%。但整體來看,長期汽車境內地區銷量同比下滑2.14%,為214.8萬輛。
海外市場成為長安汽車的重要增長極,銷量達到53.6萬輛,同比增長49.6%。
基于此,2024年長安汽車實現營業收入1597.33億元,同比增長5.58%。其中合并報表范圍內新能源汽車銷售收入588.95億元。
但略顯尷尬的是,2024年長安汽車的利潤并沒有增長,反而出現近5年來的首次下滑,且下滑幅度還不低,為35.37%。
2024年,長安汽車歸母凈利潤73.21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25.87億元,同比下滑31.59%。這種“增收不增利”的現象,成為該司2024年財報最大痛點。
為何會這樣?杠桿游戲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比如長安汽車新能源板塊雖銷量大增,但卻暫時無法轉化為利潤,還在賣一輛虧一輛的階段。
深藍、阿維塔等新能源新品牌持續虧損對長安汽車整體利潤形成拖累。尤其在比亞迪、特斯拉等頭部玩家通過規模效應攤薄成本時,長安仍在為技術迭代支付高昂學費。
此外,賺錢的合資品牌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的表現一般。長安福特2024年銷量24.7萬輛,同比增長了5.97%,2025年一季度銷量47768輛,同比下降14.09%;
長安馬自達2024年銷量僅為75637輛,同比下滑14.69%。有意思的是,長安馬自達在官方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其2024年銷量同比增長8%至9.58萬輛,與長安汽車數據相差超2萬輛。2025年一季度長安馬自達銷量17563輛,同比下降8.98%。
最后,因為2024年全球范圍內的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尤其是電池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給長安汽車帶來了較大的成本壓力。期內長安汽車的營業成本同比增長約8.54%為1359億元,高于營收增速。
以上種種,導致2024年長安汽車的毛利率從2023年的17.26%降至14.94%。
2
財務數據異動
除了利潤問題,杠桿游戲看到長安汽車年報里還有些數據異動需要注意。
其一,負債率升高。2024年長安汽車的資產負債率攀升至62.01%,相較于2023年的60.73%有所上升。
其二,2024年長安汽車的利息保障倍數從2023年的147.61驟降至49.25,這表明該司的償債能力有所下降,財務風險顯著加劇。如果公司未來盈利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可能會面臨更大的財務壓力。
其三,2024年長安汽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同比減少75.58%,該司稱主要受供應商付款政策、付款賬期和海外出口關稅增加影響,導致“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較上年增加。
另一邊籌資活動現金流增長的可持續性存疑。主要因長安凱程接受外部投資拉動籌資現金流增長7.37億元。
其四,長安汽車非經常性損益占比畸高:2024年通過處置渝北工廠土地、運營車輛等資產收回18.95億元,占凈利潤約25.9%。
3
總裁辭職背后
頗為微妙的是,長安汽車年報發布當日,總裁王俊突然披露辭職。
回溯過往杠桿游戲發現,王俊在長安汽車的經歷非常豐富:2017年啟動“香格里拉計劃”,宣布2025年停售傳統燃油車;2022年推出深藍、阿維塔雙品牌,試圖覆蓋15萬-60萬元價格帶。
在他的帶領下,長安汽車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化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部分細節也值得注意。比如雖然王俊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具有前瞻性,但這些新業務至今仍未盈利。
而因為多線作戰,加上占比較低的研發投入,導致長安汽車目前在智能化領域似乎沒什么突破性技術,阿維塔2024年雖銷量大增,但仍不足10萬輛,深藍則深陷價格戰當中。
當阿維塔需要與華為、寧德時代深度捆綁才能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時,長安內部是否已形成足夠的共識?管理層的更迭,究竟是破局之舉,還是戰略搖擺的表征?
某種程度上,燃油車時代的成功經驗,正在成為新能源時代的包袱。過往以成本控制為核心的運營邏輯,在智能汽車時代需要被“用戶價值創造”所取代。
另外,此次王俊調任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副總經理,還被市場解讀為央企任期制改革的延續。在央企改革的大背景下,管理層的輪崗和調整較為常見,這也體現了上級單位對長安汽車戰略調整的考慮。
好消息是,2025年一季報長安汽車利潤有所起色:預告凈利潤增長12%-20%,扣非凈利潤暴增553%-643%。
根據公告說明,利潤增長原因“主要得益于公司堅定推進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品牌向上,產品結構優化,新能源效益改善,海外實現增量增利,自主品牌盈利能力穩中有進?!?/p>
總的來說,長安汽車正處于從傳統車企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的關鍵時期,需要在銷量增長、利潤修復、技術投入之間找到新的平衡。
這場刀刃向內的價值重生能否成功?或許長安汽車2025年的成績單會給市場一個初步答案。
本文未標注出處的圖表,均源自企業官網或公告,特此說明并致謝
為杠桿游戲提供版權及法律服務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杠桿游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杠桿游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