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4月,全國首個"四算合一"的超級算力調度平臺正式投用。這個由中國移動打造的"最強大腦"有多強?每天能調度上億次算力請求,掌控全國1/6的算力資源,更讓人振奮的是:平臺90%以上的芯片都是國產!這意味著什么?從你手機里的健康碼到醫院的AI診斷,背后都有一張自主可控的"算力網"在支撐。
什么是"四算合一"?(圈叔要把專業術語講明白)
想象一下,算力也分"四大門派":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級算力和量子算力。通用算力像老實肯干的"會計",處理日常計算(比如你刷短視頻);智能算力像天才"科學家",專攻AI訓練(比如讓ChatGPT變聰明);超級算力像"閃電俠",秒解超級難題(比如天氣預報);量子算力像來自未來的"魔法師",破解傳統計算機無解的題。
以前這四家各干各的,現在中國移動用算力網絡調度平臺把它們擰成一股繩——就像給四大武林高手建了個"微信群",誰需要幫忙@一下就行。效果有多猛?算力調配效率直接提升20%,企業用算力像點外賣一樣方便。
國產芯片"挑大梁"(供應鏈安全的關鍵)。
最提氣的是這個數據:平臺自有智算中心的芯片國產化率超過90%,兼容8種國產AI芯片。云專網覆蓋300多個城市,市內延遲1毫秒(眨眼1/100的時間),省內延遲5毫秒。
這是什么概念?相當于杭州醫生調取寧波患者的病歷,速度比本地打開微信還快;上海電廠用AI優化發電方案,響應速度和開關燈一樣即時。網友神評論:"原來'中國速度'背后是算力在飆車!"
AI如何改變你的生活?(看得見的應用)
首先就是AI醫生上崗,在杭州某醫院,AI醫生助手正在顛覆傳統:自動記錄病歷(再也不怕醫生"天書"處方);秒級共享全國診療數據(異地就醫不用帶膠片);檢查結果互認速度從"分鐘級"跳到"秒級"。這背后是華東最大數據中心——杭鋼云計算中心在支撐,30萬臺服務器7x24小時運轉。
其次就是電力系統的需求,火電廠裝上了"AI大腦"。在上海外高橋電廠里,火電全場景大模型正在學習。學習什么呢?它可以預測發電需求(避免浪費);自動優化燃燒效率(一年省下千萬煤費);實時監測碳排放(環保達標神器)。
還有就是量子計算。在蘇州云智算大會上,一只會22種技能的量子機器狗驚艷全場。它們聽懂人話做俯臥撐;會跳魔性網紅舞;那除了耍花活,還會什么實際一些的才藝嗎?當然了,比如未來可能用于地震救援。
未來三年:算力將迎"三大巨變"。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預測未來3年,智能算力暴漲2.5倍(年均增速40%);推理算力反超訓練算力(到2028年占比超50%);AI流量統治網絡(2030年占全網64%)。
這意味著什么?以后你家的智能冰箱會自動下單補貨;城市紅綠燈能根據車流自調節;工廠故障在發生前就被AI預測。
從"云計算"到"云智算",中國正在算力賽道上換擋超車。當國產芯片撐起"四算合一"的底座,當AI開始讀懂病例、優化電網、訓練機器狗,我們或許正站在"智慧社會"的門檻上。
最后考考你:如果算力像水電一樣隨時可取,你最想用它解決什么生活難題?評論區聊聊,說不定明年就有企業把它實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