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貼身保護張學良的“四大保鏢”,個個身懷絕技,后來的命運如何?
在張學良早年生涯中,其父親張作霖擔心張學良日后會遭人暗算,便在張學良身邊安排了“四大保鏢”。
在這四人中,譚海最早守候在張學良身邊,跟張學良的時間也是最久。
早年間,譚海出生于遼寧錦州。
因為家貧,譚海沒讀過什么書,也沒什么文化,但最在乎的便是義氣。
長大后,譚海成了一名鞋匠,還開了一家鞋鋪。
但日本人的到來,讓譚海的生意每況愈下。
這時,譚海認識了張作霖的弟弟張作相。
張作相器重譚海主要還是源自父輩的情誼,很快就將譚海帶入了東北軍,升為軍官。
1922年,經張作相的引薦,譚海來到了張學良的身邊,擔任副官。
生活中,譚海不愛說話,也不越權,故而很受張學良的喜歡。
大帥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之后,張學良更加器重譚海,將府中的護衛職責都交給了譚海。
在擊殺楊宇霆時,譚海身為先鋒,率先擒住了楊宇霆,為張學良立下了大功。
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被蔣介石擄走,譚海暫時隱居于天津,后病逝于1954年。
第二保鏢名叫何世禮,他長著一副外國人的面孔,但因喜愛中國文化而成為了中國人。
張學良執掌東北,廣發英雄帖,招攬各路人才。
何世禮認為張學良年少,可以輔佐,就跟在張學良身邊當了一名軍事顧問。
還是因為西安事變的影響,何世禮被剝奪了軍銜。
后來,何世禮回到香港,于1962年晉升為上將。
不久,他就退役,做起了生意。
由于他本就是富商出身,很快就利用各種資源,賺得了大量金錢,更是一度成為香港首富。
姜化南是張學良第三位保鏢,也是唯一一位保護張學良而死的護衛。
同譚海不一樣,姜化南是典型的科班人才,早年畢業于保定軍校。
因辦事能力出色,姜化南被郭松齡賞識,很快就引薦給了張學良。
1926年,張作霖派遣張學良整編一支軍隊,突然遭遇了嘩變。
在這場沖突中,姜化南當了張學良的替身,犧牲在了血泊之中。
最后一位名叫劉多荃,和姜化南是同窗。
在姜化南死后,劉多荃就接替了姜化南,成為了張學良的衛隊隊長職務。
西安事變過后,東北軍被蔣介石改編,劉多荃名義上當了四十九軍的軍長,實際上是個光桿司令。
解放戰爭期間,蔣介石為了拉攏東北軍舊部,晉升劉多荃為上將。
但劉多荃看透了蔣介石的狡詐,心灰意冷去了香港。
建國后,劉多荃還回到北京,擔任遼寧省交通廳長等職務,也算是落葉歸根了。
參考資料
《張學良的護衛》 軍事縱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