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他們...他們到底是什么東西!」
納西爾跌坐在洞穴地面,雙手顫抖地舉著AK-47,汗水從額頭滑落。
幾分鐘前,他還是控制著三萬武裝戰士的馬吉德旅最高指揮官。
而現在,他正如困獸般被圍在最后的藏身之所。
洞口處,兩個猩紅的光點緩緩移動,金屬爪與巖石摩擦的聲音在黑暗中格外刺耳。
那不是人類士兵,而是某種從未見過的機械獵手。
「上帝啊,」副官喃喃自語,「中國人真的只派了三百人?那這些...這些是什么?」
01. 行動前夜
2024年11月12日,新疆喀什軍事基地
凌晨三點,機場燈火通明。
沙塵暴剛過,地勤忙著清理跑道。八架運-20運輸機靜候在跑道上,發動機低沉轟鳴。
「全體注意!」
楊少校的聲音響徹機庫。三百名特戰隊員立刻列隊站好,身旁堆滿黑色裝備箱,每箱都有嚴格密級標識。
「ZC-307特戰營,」楊少校環視全場,「現在正式公布任務——」
他打開平板,投影出衛星地圖。
「目標: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馬吉德旅武裝組織。過去十年,他們襲擊我國項目造成21名同胞死亡。情報顯示,他們計劃對瓜達爾港發動大規模襲擊。」
屏幕切換到恐怖分子照片。
「馬吉德旅指揮官納西爾·阿赫邁德,前巴基斯坦特種兵。副手阿卜杜拉和哈桑,均為資深武裝頭目。他們控制約三萬武裝人員,分散在俾路支省各個山區。」
「我們的任務是什么?」一名隊員問。
「全殲或俘獲。不留痕跡。」
機庫內一片寂靜,隨后低聲議論。300對3萬?這幾乎不可能。
「我知道你們在想什么,」楊少校舉起一個小型設備,「但這不是傳統戰爭。我們的優勢在于系統。」
他按下按鈕,機庫門開啟。數十臺機器人靜立門外——四足機器狗、微型飛行器、蛇形爬行機器人,通體漆黑,只有傳感器發出藍光。
「這才是我們的戰力,」楊少校說,「每臺都配備AI決策系統和量子加密通訊。它們不休息,不恐懼,不猶豫。」
「代號『獵鷹行動』,我們將展示給世界一種全新的戰爭形態——由三百人操控的智能機器集群,對抗三萬名傳統武裝分子。」
與此同時,在俾路支省群山深處的一處山洞中,馬吉德旅指揮官納西爾正在通過加密衛星電話與他的印度聯絡人通話。
「情報確認了,中國確實派出了軍隊,」納西爾說道,聲音里難掩不安,「你確定他們不會影響我們的計劃嗎?」
「別緊張,老朋友,」電話那頭的男聲說道,「我們的衛星監測到,他們只派出了不到三百人的小隊。這點人在俾路支的大山里,連個水花都翻不起來。」
「但他們帶了大量裝備……」
「裝備再精良也只是工具,最終還是要人來操作。記住我們的約定,下周對瓜達爾港的襲擊必須按時進行。」
掛斷電話后,納西爾沒有立即離開通訊室。他站在山洞口,望著遠處的星空,一種難以言喻的不安在心頭蔓延。
十年來,他們一直是俾路支地區的霸主,無論是巴基斯坦政府軍還是美國特種部隊,都未能撼動他們的地位。為什么這一次,中國會直接派兵干預?
更令人費解的是,為什么只派三百人?
「阿卜杜拉,」納西爾轉身對他的副手說,「通知各個營地,提高警戒級別。尤其是靠近瓜達爾港的前沿哨所,24小時不間斷巡邏。」
「長官,您認為中國人會直接攻擊我們嗎?」阿卜杜拉問道。
納西爾搖搖頭,「不,他們不是美國人,不會魯莽行事。但防備總比措手不及好。」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15分鐘前,第一批中國無人偵察機已經悄無聲息地飛越了巴基斯坦邊境,正在對整個俾路支省進行全面掃描和建模。
一場前所未有的獵殺行動,已經悄然開始。
02. 數字獵場
2024年11月13日,巴基斯坦卡拉奇機場
中午12點23分,最后一架運-20降落在跑道上。
與其他軍事行動不同,下機的中國士兵沒有列隊,沒有軍旗,甚至沒有明顯的軍銜標志。
他們穿著樸素的作戰服,悄無聲息地從艙門離開,登上早已等候在跑道邊緣的裝甲車隊。
「17分鐘,」楊少校看了一眼手表,「所有人員和裝備完成轉移。比預計時間提前了3分鐘。」
坐在他對面的技術主管李維打開筆記本電腦,屏幕上是一幅不斷更新的三維地圖。
「第一批無人機已經完成了俾路支省68%的地形掃描和建模,預計再有4小時可以建立完整的數字戰場網絡。」
楊少校點點頭,「巴方提供的情報準確嗎?」
「基本吻合,」李維調出另一個窗口,「我們確認了馬吉德旅的三個主要營地位置,以及七個武器庫、九個訓練場和十二個觀察哨所。
但他們的通訊系統比情報中描述的要先進,疑似使用了印度提供的加密設備。」
「啟動『蜂巢』,」楊少校下令,「切斷他們的所有通信。」
天空中,大約三十架小型無人機形成一張巨大的網,覆蓋了整個行動區域。
這些看似普通的飛行器實際上是一種先進的電子戰平臺,能夠攔截、干擾甚至模擬任何形式的無線通訊。
「目標鎖定,」通訊操作員報告,「馬吉德旅所有電子設備已標記,準備實施電磁脈沖攻擊。」
與此同時,在距離瓜達爾港約80公里的山區,阿卜杜拉站在一處高地上,用望遠鏡搜索著周圍的動靜。
「看到什么了嗎?」納西爾走到他身邊問道。
「沒有,」阿卜杜拉放下望遠鏡,「但前哨報告說,他們看到中國人的運輸機在卡拉奇降落了。」
納西爾皺眉,「他們帶了什么裝備?」
「大量的黑色箱子,比人還多。可能是電子設備或者無人機。」
「無人機,」納西爾冷笑一聲,「他們以為靠這些玩具就能在我們的地盤上取勝?這片山區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條小路,我們都比他們熟悉。」
就在這時,他們的衛星電話突然失去了信號。納西爾拿出備用通訊器,卻發現那也無法連接。
「所有通訊設備都失效了,」阿卜杜拉臉色變得蒼白,「長官,這不正常。」
納西爾感到一絲不安爬上脊背。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游擊隊長,他知道通訊中斷往往意味著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前奏。
「傳令下去,」他對身邊的傳令兵說道,「所有部隊進入戰備狀態,準備轉移到備用營地。使用人力傳遞信息,不要依賴任何電子設備。」
夜幕降臨時,馬吉德旅的主要力量已經開始向預設的隱蔽點轉移。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每一個腳印、每一次移動,甚至每一次呼吸,都已經被那些無聲無息的電子「眼睛」記錄和分析。
在瓜達爾港的臨時指揮中心,楊少校站在一面巨大的顯示屏前,屏幕上是一個完整的三維戰場模型,數千個紅點代表著馬吉德旅的人員和裝備,正在按照預測的路線移動。
「他們在轉移,」情報分析員報告,「正如我們預期的那樣。」
「很好,」楊少校微微一笑,「開始第二階段:數字圍獵。」
隨著命令下達,停放在各個隱蔽點的黑色箱子突然打開,數百臺四足機器狗無聲地躍出,迅速分散到預定位置。
與此同時,上千架微型無人機從空中釋放,形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監控網。
整個俾路支省的山區,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數字獵場,而馬吉德旅的三萬名武裝分子,則成了這場獵殺游戲中的獵物。
深夜,納西爾帶領的一支小隊正穿越一處狹窄的山谷。月光下,他們小心翼翼地避開可能存在的監控設備。
「再有兩公里,我們就能到達安全點,」納西爾對身邊的戰士說道,「那里有足夠的補給和武器,可以堅持至少兩周。」
就在這時,一名年輕戰士突然停下腳步,指著前方的巖石,「長官,那里有什么東西在動!」
納西爾舉起步槍,借著月光,他看到一個黑影正從巖石后方緩緩移動。
那不是人類的形態——四條腿,流線型的身體,頭部有兩個泛著紅光的「眼睛」。
「機器狗!」納西爾大喊,「開火!」
槍聲在山谷中回蕩,子彈擊中目標,但只在金屬表面留下幾道白痕。下一秒,那臺機器狗以驚人的速度沖向他們,同時從背部彈出某種裝置。
刺眼的閃光過后,一股強大的電磁脈沖席卷了整個區域。所有的電子設備瞬間失效,包括夜視儀、通訊器,甚至是部分武器的電子瞄準系統。
更可怕的是,不只一臺機器狗。從四面八方,數十臺相同的鋼鐵獵手悄無聲息地圍攏過來,紅色的「眼睛」在黑暗中格外醒目。
納西爾意識到,他們陷入了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
「分散撤退!」他大喊著,但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