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長安重組進展如何了?4月11日,在長安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長安董事長朱華榮對東風長安合并重組情況進行了首次公開回應。
朱華榮作出三點回應:第一、目前,兩家公司重組方案基本已經完成了,長安也是作為重要的角色參與推進相關工作。其次、他強調,此次重組不會影響長安既定的任何戰略,包括長安既有的品牌、技術規劃、全球化規劃。此前外界認為,東風和長安旗下子品牌眾多,將有可能進行合并,并關閉部分子品牌。
朱華榮說:“此次重組,不會對長安汽車產生不利影響,只會有更多的、更有利的長安發展的因素,來推動長安汽車擁有更強的綜合競爭力,來迎接歷史發展的更大機遇。”
第三、朱華榮說目前謠言很多,但基本都是假消息。“此前,網上傳播的有一些情況不屬實,因此長安并沒有特意去回復。”朱華榮說,但是他沒指明那些傳言是虛假的,只是表示會非常及時地來和資本及社會各界,來分享有關的進展情況。關于東風長安合并重組,還有不少傳言稱長安會被東風吞并,并且新成立的汽車集團總部會設立在武漢。此類傳言對長安來說極為不利。
“長安自己都不著急的事情,一定是心中有數的。”朱華榮說。而對于2024年業績,朱華榮表示,在這一輪轉型期,長安已經度過最難的時期,或者說是投入最大的時期。后面就是結果子的時間,秋收的階段。
盡管預期是美好的,但是目前長安的業績表現壓力也很大。在2024年,長安實現營業收入1597.33億元,同比增長5.58%;然而,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73.21億元,卻同比減少35.37%。對于凈利潤下滑,長安汽車表示是受到了多方面影響。
“凈利潤下滑主要是同比2023年深藍并表收益減少50.2億元影響;同時,公司加速推進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處于轉型發展關鍵期,不斷加大研發、新能源、品牌以及海外等的投入面臨長期投入與短期效益的平衡,加上汽車行業全面 內卷,新增市場資源投入,經營上帶來效益短期波動。”長安汽車4月11日在回答投資者時候表示。
目前,除上汽集團之外,國內主要的乘用車企業上市公司已經發布了財務報表。就凈利潤來看,長安位于第二梯隊,其盈利規模與后起之秀的理想、賽力斯相當。而處于第一梯隊的是比亞迪、吉利、長城,這三年當年的凈利潤均超過一百億元。
而從凈利潤變化來看,長安降幅比較大。在目前公布業績的車企中,廣汽集團凈利潤下滑最大。數據顯示,2024年廣汽經營凈利潤8.24億元,同比下滑81.4%。長安的凈利潤是除廣汽之外下滑最大的汽車集團。而長安之所以在凈利潤上承受了如此大的壓力,原因剛好與廣汽相反——
廣汽是因為合資板塊利潤下滑,而長安是因為自主板塊虧損加劇。
目前,長安旗下已經有長安、阿維塔、深藍、啟源等四大品牌。根據長安的財報中,其中長安汽車旗下的兩大自主新能源品牌深藍汽車與阿維塔科技仍處于巨額虧損之中。具體來看,深藍汽車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72.25億元,凈利潤為 -15.71億元;阿維塔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53.48億元,凈利潤為 -40.18億元。這兩個品牌就虧出去了55億元。
其中,阿維塔的虧損持續擴大。據長安汽車此前的公告,2022年全年,阿維塔的凈利潤虧損約20.15億元。2023年全年,阿維塔的凈利潤虧損約36.93億元。2024年上半年,阿維塔的凈利潤虧損約13.95億元。經計算,3時間里,阿維塔的凈利潤累計虧損約97.26億元,直逼百億大關。
再看資產負債情況,長安汽車2024年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底,阿維塔的總資產約為2915403萬,而凈資產為859013萬,這意味著阿維塔的負債總額為205.6億。其中,流動負債 184億。進一步計算,阿維塔的資產負債率達70.5%(資產負債率計算公式=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資產負債率有所降低,但對于沒有賺錢的阿維塔來說,還是要注意。
阿維塔高層年初表態,阿維塔爭取2025年第三、第四季度實現盈虧平衡。也就是說,今年要減虧20億,如果達成,這對于長安業績來說將是巨大的提振。當然這取決于銷量規模的提升。阿維塔披露的2024年度銷量數據為73606輛,同比增長140%,但沒有完成之前設定的10萬輛銷量目標。阿維塔2025年度銷售目標為22萬輛。
而值得關注的是,深藍汽車凈資產為-35億,這意味著該公司目前已經資不抵債,急需要輸血才能支撐。
從各業務板塊的表現來看,合資公司長安福特依舊有較好的盈利表現。長安福特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483.06億元,凈利潤為20.9億元。而長安的出口也帶來 不錯的收益,在出口上長安獲得了29億的292.27億收入,營業利潤達到了13.29億元,凈利潤也高達11億元。
當然,在2025年長安在自主板塊還是有不少新看點。比如在自主新能源上收入整體占比46.5%,提升16%,海外收入占比20.2%,提升6.7%。長安自主乘用車單車均價提升5.2%,自主新能源產品單車均價1.01萬提升8%;新能源汽車單車成本下降了0.67萬,而毛利率提升2%,由負轉正。在海外,長安盈利增長32.5%。
對于2025年,長安汽車表示2025 年經營目標是:力爭實現產銷汽車超過300 萬輛。其中新能源100萬輛,海外100萬輛。為實現公司戰略目標,2025 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投資計劃為 1,074,211 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 394,236 萬元,股權 投資 679,975 萬元。
在2025年長安會有20款新車上市,其中12款為新能源產品,其中代表產品為阿維塔06、深藍S09、啟源Q07。在未來5年,長安計劃推出50款全新的產品,包括了MPV、6座SUV等,長安希望打造5款單品年銷超過30萬的明星車型。
在零部件板塊,長安公布了在電池上進行的一些新布局。首先,朱華榮表示長安目前電芯產能在50GWh,但未來的產能需要預計在150GWh,因此后續擴產勢在必行。此外,朱華榮透露,長安的固態電池將在2026年裝車驗證,全固態電池會在2027年逐步量產。二代燃料電池和新一代同軸多合一電驅也在研發中,預計功率密度提升18%。
朱華榮認為,未來的汽車消費格局是“4:4:2”,也就是純電40%、混動50%,油車(含HEV)20%。長安表示,此前規劃的在停產燃油車的計劃不會改變。
長安還計劃推動多個子公司上市。朱華榮表示,長安在反思其資本上的動作不夠。在后續,長安會推動長安科技進行融資(暫未披露是否有上市規劃),另外會推動阿維塔和長安凱程的上市。其中,阿維塔已經在推進相關的工作,而長安凱程已經明確了上市發展的路徑。
那么,長安汽車在2025年能否進入秋收時刻呢?這取決于與東風合并重組的效果,也取決于其新一代產品的市場表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