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被譽為全國文創冰箱貼“天花板”的國博鳳冠冰箱貼銷量突破100萬個,小文創從角落走到“C位”。記者連日來走訪文博場館、星湖景區文創商店等地發現,肇慶本土文創產品同樣表現亮眼,多款融合地方文化特色的“小而美”文創正從展柜走向大眾生活,成為游客帶得走的“肇慶記憶”。
肇慶文創商品吸引外國游客。通訊員 供圖
熱愛文創的肇慶市民蘇女士,不僅收納了國博鳳冠冰箱貼,也在肇慶本土淘到了不少寶貝。以肇慶古城墻為核心元素的冰箱貼就是其中之一。“就是好看啊!不僅突出肇慶本土特色,冰箱貼的色彩、大小、質感都很合適!”蘇女士說。
位于騎樓街的首信優禮文創商店、紫荊西堤的城市文創體驗中心,小巧、精致的城市文創商品是廣大來肇的外地游客的首選,其中《肇慶元素》文創冰箱貼最為熱銷。“這款冰箱貼我們將七星巖、古城墻、包公祠等8大標志性景點用國潮插畫風格呈現,輕量化、地域符號強、適合社交分享。”首信優禮負責人戴奇峰介紹。另一款備受歡迎的文創單品《金硯》以端硯設計靈感,突破傳統端硯沉重形象,成為年輕人“輕收藏”首選。該兩款單品在多家文創商品店均十分受歡迎,合計銷量近萬只。
肇慶不缺文化底蘊,缺的是讓傳統“破圈”的創意表達。戴奇峰認為,肇慶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端硯、宋文化、七星巖、裹蒸等豐富的文化IP資源,皆可成為文創開發的素材。作為肇慶本地的文創原創品牌,首信優禮目前重點圍繞肇慶本土地域文化、節日主題、歷史人物、旅游景點、非遺民俗、食品特產等品類進行文創產品研發和生產。
由肇慶學院研園藝術團隊制作的拇指般大小的端硯冰箱貼,在2025肇慶廣府文化廟會上深受游客青睞。如今該團隊再度創新,推出《與肇有約》系列硯臺文創產品。“這次我們以肇慶景點為靈感,設計了6款硯臺造型冰箱貼,以展現肇慶的自然與人文之美,讓人在方寸之間領略肇慶的山水靈韻與人文魅力。”該院研究生李娜介紹,硯臺冰箱貼以“古硯新用”為設計理念,并結合動漫表達形式,讓硯文化在當代語境中煥發出蓬勃生機。
文博場館同樣創新文創產品供給,引發眾多消費者的情感共鳴。記者從市博物館了解到,今年該館以硯都瑰寶九龍戲寶硯、清·“大清乾隆年制”青花款豆青地花鳥紋瓶等館藏文物為靈感,創新推出“九龍戲寶硯”“花鳥紋瓶”2款文創紀念幣,兼具質感和美感的小文創頗受廣大游客歡迎。肇慶包公文化博物館文創中心同樣推出了多款極具包公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包括小巧精致的書簽、冰箱貼、絲巾、鎮尺等,讓陳列柜里的文物以新形式走進現代生活。
國博鳳冠文創的火爆,讓“小物件承載大文化”成為可能。回望肇慶文創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端硯、玉器等傳統工藝品,到如今融入現代生活的創意產品,呈現出產品輕量化、設計年輕化、場景多元化的轉型趨勢。硯臺造型茶盤、裝飾品及玉器盲盒正成為各大展會的“香餑餑”,同時七星巖山水團扇、玩偶、“肇慶府城”手繪地圖、肇沁咖啡等種類繁多的文創產品正在活躍肇慶文旅市場。其中《肇慶有禮》文創產品還入選《中國好禮產業促進計劃2024-2025年度》及廣東非遺手信。
如何讓肇慶文創產品精準“拿捏”當下消費者的需求,打造專屬的現象級文創IP?戴奇峰認為,肇慶整體文創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文創企業規模偏小,存在單品開發成本高、缺乏系統性IP運營等問題。為此,他認為,肇慶應該繼續深挖肇慶文化IP,強化政策扶持,同時加強跨界合作,打造差異化產品,創新銷售模式、拓寬市場渠道,充分講好肇慶故事,以小文創撬動大經濟,將肇慶文化變成可觸摸的當代生活美學。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陳明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