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8個創業板項目全軍覆沒,2022年甚至出現巨額“負營收”
《中國科技投資》張婷 丁丹
證監會近日公布擬對東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旭集團”)證券違法行為進行行政處罰,引發外界高度關注。證監會表示,目前相關中介機構違法執業行為正在同步調查中。
來源:證監會官網
在證監會公布的東旭集團處罰中,包含了2017年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旭集團子公司,以下簡稱“東旭光電”)不符合股票發行條件,以欺騙手段騙取發行核準,違法募集資金75.65億元。記者注意到,中天國富證券是相關項目的獨立財務顧問及聯席主承銷商。
資料顯示,2022年、2023年營收連續虧損,合計凈虧損接近15億元,2022年甚至出現營業收入為-9.01億元的情況。2021年12月至今,該公司在IPO市場也“顆粒無收”。
相關中介機構都包含哪些?
根據證監會官方公眾號3月28日晚的公告,東旭集團涉及的違法行為包括:
一是2017年東旭光電不符合股票發行條件,以欺騙手段騙取發行核準,違法募集資金75.65億元;2018年東旭集團不符合公司債券發行條件,以欺騙手段騙取發行核準,違法募集資金35億元。
二是2015至2019年期間,東旭集團虛增收入累計478.25億元,虛增利潤累計130.01億元,虛增貨幣資金447.9億元(最高);東旭光電虛增收入累計167.6億元,虛增利潤累計56.27億元。
三是東旭集團及相關主體非經營性占用東旭光電、 東旭藍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東旭集團子公司,以下簡稱“東旭藍天”)貨幣資金,截至目前披露的尚未歸還金額合計169.59億元。
四是東旭光電和東旭藍天未按期披露2023年年報。
證監會指出,河北、深圳證監局擬對李兆廷等43名責任主體合計罰款17億元,對其中19名主要責任人員采取五年以上直至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記者注意到,因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同時均低于1元,東旭光電已于2024年10月11日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作為東旭集團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東旭藍天3月31日公告,因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于1元,該公司已于當日收到深交所下發的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
證監會同時表示,相關中介機構違法執業行為正在同步調查中。記者梳理發現,在證監會提到的東旭光電2017年股票發行中,中天國富證券為該項目的獨立財務顧問、聯席主承銷商,項目法律顧問為北京國楓律師事務所,財務審計機構為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為北京中天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中瑞國際資產評估(北京)有限公司。
在東旭集團2018年債券發行中,主承銷商、債券受托管理人為國融證券,律師事務所為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為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資信評級機構為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
此外在對東旭集團、東旭光電2015至2019年年報審計中,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除2019年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外,2015至2018年期間均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中天國富證券2022年出現“負營收”
作為東旭集團案中涉及的券商之一,公開資料顯示,中天國富證券成立于2004 年,由中天金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注冊地位于貴州省貴陽市,以貴陽、深圳、上海、北京為核心設立15家分公司。截至2023年末,該公司總資產為41.58億元。
從經營數據看,中天國富證券近年來業績出現虧損。2022年、2023年,該公司不僅連續虧損,合計凈虧損更是接近15億元。2022年,中天國富證券甚至出現“負營收”,營業收入為-9.01億元。
中天國富證券在2022年年報中分析稱:主觀因素方面,一是該公司過往執業理念積累的風險集中暴露,多單股權項目被撤否,對收入產生較大影響;二是由于投資團隊對市場趨勢研判不足,未有效把握行業結構性機會及個股機會,同時投資品種較為單一,導致自營業務虧損較大;三是該公司人員流失較多,新團隊引入不及預期,導致儲備項目推進延遲,新項目未能有效彌補缺口。從自身因素來看,一是投行部分人員離職,同時新引進團隊節奏放緩,對全年收入及項目儲備有較大影響;二是由于該公司主動提升投行業務執業質量,調整部分業務發行節奏,多單股權、債券項目年內未能按計劃落地;三是自營業務對“絕對收益”理念落實不到位,個股選擇及操作未能把握住市場節奏,導致股權投資產生較大虧損。
從貴州證監局2024年7月對中天國富證券連續開出的4張罰單中,或也能看出該公司存在的一些亂象。一是個別員工未經內部審批擅自使用公司印章,致使公司出現風險敞口;二是在開展債券承銷業務過程中未勤勉盡責,未有效管控業務風險;三是“三會一層”運作不規范、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到位、全面風險管理系統不健全;四是自營投資部分債券持倉規模與其總規模的比例,超過了《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規定》中“持有一種非權益類證券的規模與其總規模比例”規定的監管標準,在規定期限內未予改正。
來源:貴州證監局官網
貴州證監局責令中天國富證券自處罰決定書下發之日起1年內,每3個月開展一次內部合規檢查,并在每次檢查結束后5個工作日內向貴州證監局書面報送合規檢查報告。
一同被罰的還有中天國富證券三位時任高管。時任董事長余維佳對公司印章管控失控負管理責任,被出具警示函;時任總經理李志濤對公司印章管控失控負有直接管理責任,被采取監管談話措施;時任監事、辦公室總經理王珂存在未經內部審批擅自使用公司印章,致使中天國富證券出現風險敞口的情況,被認定為不適當人選,自處罰決定書作出之日起3年內不得擔任證券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分支機構負責人或實際履行上述職務。
連續8個創業板項目全軍覆沒
對于中天國富證券2022年、2023年年報分析中提到的多單股權項目被撤否、投行部分人員離職,記者注意到,根據深交所官網的信息,2021年12月至今,中天國富證券8個創業板項目全軍覆沒,其中2個項目終止注冊,3個項目撤回、2個項目審核不通過,1個項目不予注冊。另外,由中天國富證券保薦的北交所IPO項目盛富萊目前也只處在已問詢的階段。
來源:深交所官網
從投行人員人數看,通過對比中天國富證券各年的年報數據,該公司投行人員已從2021年末的327人降至2023年末的192人,降幅超過40%。同期總員工數也從874人降至553人,降幅超過36%。根據中證協官網最新的數據,該公司目前總人數進一步降至422人。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中國基金報等媒體的報道,今年3月,中天國富證券原副總經理楊安西正式接任了總經理職務。3月21日,楊安西在《每日經濟新聞》發表署名文章,稱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和特色業務優勢的精品投行,是中天國富證券在新時代背景下確立的戰略發展方向,該公司要把投行業務聚焦于服務新質生產力建設。
對于在東旭集團案中是否存在未勤勉盡責等違規情形,2024年經營情況是否有所好轉等問題,記者致函中天國富證券,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