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來一手牛肉筋、一手牛肉、一手管筋、還有,一手牛油……,還搞點啤酒。先這個樣子,少了我們再點!要快點啊!”岳陽人順溜的喊著最喜歡的“招牌”燒烤,也順溜的自己找個桌子安排好。“要得要得,莫催、莫急!馬上就上!”燒烤師傅一邊招呼著客人一邊熟練的數著肉串,架火、噴油、撒料,在猛火炙烤之下、在光影、煙霧的暈染下,烤肉經過360°不停地翻轉與拍打,逐漸彌漫開炭火“熱情”逼出的誘人焦香。
這就是岳陽燒烤最熟悉的人間煙火圖,扎根于街巷之深或是馬路兩旁的燒烤攤,是尋常百姓的江湖道場。這里少了酒店的拘謹,卻有江湖的熱烈。少了精致的擺盤,卻有直抵人心的溫度。正如食客所言:“在岳陽,燒烤是生活,是故事,是江湖的魂。”
岳陽的燒烤文化,應該開始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從岳陽樓附近廟前街火起,延伸到大橋底下,再擴展到城陵磯紙廠、原洞庭氮肥廠等大型企業內外,不僅成為岳陽人最喜愛的美食,也成為“江湖打工人”的深夜食堂。于是,廟前街燒烤、紙廠燒烤、洞氮胖哥燒烤、三毛燒烤等經典老店.......成長為兩代人的味覺記憶,也成為岳陽人對燒烤的執著。
岳陽人對燒烤的執著,更源于對“老味道”的執著。
岳陽人喜愛的新鮮牛排骨筋,經燒烤師傅改刀、腌制、慢烤,入口軟糯彈牙、鮮嫩多汁。無辣不歡的岳陽人,還會不時提醒老板多加辣椒,即使辣得冒汗也不停下擼串的節奏。而鮮香與火候的極致代表作,必屬碳烤牛油,經過暗火逼出牛油粒油脂的焦香,焦黃透亮,來上一串,一口咬下牛油瞬間爆漿,會讓你整個口腔里都充滿著幸福與滿足,這個成為“岳陽燒烤必點”的代名詞,也成為“岳陽燒烤的靈魂”。岳陽燒烤特色還有管筋、板筋.........,這類食材不能烤太久,火候的控制非常考驗燒烤師傅的水平。岳陽老口子很會吃,都不會錯過爽脆而有嚼勁的“這一手 ”。
岳陽燒烤界的大咖們在傳承的同時,也進行創新與融合,于是網燒、鐵板燒、串串燒等技藝百花齊放;同時,辣而不燥的湖湘特色菜“閃亮登場”,姜辣蟹、姜辣雞爪、油燜大蝦等特色菜,極大豐富了不同食客味蕾的需求。烤鯽魚、烤茄子、芥末烤魷魚、烤玉米粒這些家常演繹,更是為岳陽燒烤種類的多元化錦上添花。有了這些岳陽燒烤的味覺密碼,更加穩固了岳陽燒烤的江湖地位。
在岳陽,燒烤不僅是食物,更是生活方式的寫實。夜幕下的洞庭南路,炭火與孜然的氣息彌漫,食客圍坐暢談,瓶口相撞的脆響與爐火的噼啪聲交織成市井交響曲。這里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少年時的意氣風發、中年時的疲憊慰藉、老友重逢的歡笑唏噓,皆在一串烤肉、一杯酒中升華。正如網友所言:“岳陽的夜,從不清寂冷淡,裊裊煙火氣是布景,燒烤攤是人生的舞臺”。
更深遠的是,燒烤已成為岳陽文旅融合的符號。央視《走遍中國》將“岳陽一桌菜”推向全國,岳陽燒烤與鐵山魚頭、平江香干并列為城市名片。第四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即將在岳陽舉行。三湘大地的社長總編們來到岳陽考察預熱此次盛會的大宣傳,這些“筆桿子”的掌舵人盛贊岳陽“既有千年文脈的厚度,又有現代文旅的活力”,而燒烤正是這種“江湖氣”的最佳注腳。
江湖不遠,岳陽很近。若你向往江湖,不妨來岳陽。岳陽不只有樓,來岳陽也不能只看樓,還要吃吃燒烤,一爐炭火、幾串烤肉,足以讓你讀懂這座城的豪情與溫柔。
作者:岳陽市網絡文化協會許明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