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贏在壽險
每天準時收到我們分享的精彩內容!
熱點資訊/保險知識/時事新聞/健康生活/精彩好文
每天收獲一點,用知識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前不久,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其中一組數據公布了我國目前嚴峻的人口老齡化現狀。這篇內容請一定要認真看一看,因為這事關到我們每一個人的未來。
2025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我國的人口數據,。
如果把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單獨列出來,這一人口規模已超過3.1億人,接近美國總人口,相當于2個俄羅斯人口總量。如果把65歲及以上人口單獨列出來,相當于巴西總人口,接近2倍的埃及人口數量。
按照國際慣例,一個國家60歲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在20%到30%之間為中度老齡化。而我國65歲及以上人群人口占比首次超過15%,顯然中國已達到了中度老齡化的社會界定,且老齡化水平正不斷加深,形勢嚴峻。
聯合國在其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一文中曾預測,預計到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將超過5億人,從而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
來源:老齡事業發展公報
從進入老齡化社會到中度老齡化僅用了21年,老齡化速度快于法國、英國、德國。
預計2033年左右進入占比超過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
老年人口撫養比( 65歲及以上人口 / 15-64歲人口)大幅上升;
2020年老年撫養比為19.7%,也就是說每兩個年輕人就需要撫養一位老人,但就在十年前,還是3個人養1個人,預計2050年這個比例將突破50%。
隨著1962年至1972年,長達十年的第二次出生高峰人口進入老齡期(期間平均每年出生人口達到2600萬以上,僅1963年一年就出生2900多萬人),老年人口進一步加??;
隨著這批人基本都開始年滿60歲,將會出現大量退休人群,我國開始進入到退休高峰期。
《半月談》曾發文稱,從現在開始至未來10年間,我國將迎來史上最大“退休潮”,60后群體持續進入退休生活,以平均每年2000萬人的速度退休。
放眼全國,不少省份的退休人數體量已達“百萬級”。北京、江西、內蒙古等地都在300萬人以上,廣東超700萬人,浙江更是高達915萬人。
2022年,出生于1962年的男性將達到60歲的退休年齡,大多數出生于1972年的普通女職工也將在今年退休。
實際上1949年以來,中國先后經歷了1950-1958年、1962-1975年和1981-1997年三次“嬰兒潮”。其中最大的一次,就是1962年開始的這個波峰。
期間,中國年均出生人口達到2583萬人,分別比前后兩次“嬰兒潮”年均多出506萬人和377萬人。
以此推算,此峰值期間出生的“60后”和“70后”,將在2022-2035年前后步入老年期,成為退休大潮的“主力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整理,上世紀60年代,出生人口高達2.39億人,而后的70年代則達到了近2.17億。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1963年出生的人口是近70年來的最高值,新生兒多達2975萬人,出生率為43.60‰。這也意味著,明年退休的人數可能更多。
最近幾年隨著人口出生率的斷崖式下降,疊加人均壽命不斷延長,進一步加劇了人口老齡化,不僅會導致經濟發展乏力,對我們的退休金也有非常大的影響:
僅靠退休金夠養老嗎
答案是肯定不能!
我們先看看養老大概需要多少錢?
”20年前認為10萬就足夠養老,10年前會變成30萬才足夠養老,到了今天,這個數字已經過了百萬,而體面養老需要500萬!
還有更夸張的,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鐘偉在《英才》雜志發表文章稱,類似京、滬、深這樣的一線城市,預備1000萬元養老也未必夠……
養老絕不是有個老窩,有筆退休金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真正困擾他們的是進入60歲后各種疾病高發,而看不起病的窘狀,央視新聞周刊曾經做過一期調查,結果是:中國老人平均8年帶病生存,養老的困境主要在“醫”而不是“養”。就現在退休金的水平來看,根本不夠用。
我們需要學習一個專用名詞:養老金替代率!
我們具體解釋一下養老金替代率。指的就是勞動者在退休后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的一個比率,打個比方,如果退休前你的基本工資是10000元,退休后拿5000元,那么你的養老金替代率就是50%。
銀保監會原副主席黃洪在央視財經某訪談節目上說:
“如果一個人退休前拿一萬塊錢一個月,如果退休后他拿七千塊錢,那么他的養老金替代率就是70%。如果不低于70%,那么老年人的退休生活跟他在職時的生活就不會明顯下降。但光靠退休金養老是不可能的,因為國家無法承擔那么高的養老金替代率?!?/strong>
根據世界銀行的建議,如果要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養老金替代率要大于70%,如果達到60%到70%之間,可維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5%,則生活水平較退休前會有大幅度下降,這就非??膳铝?。
我國現在的養老金替代率是多少?官方數據顯示是42%左右。這意味著大部分人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是嚴重下降的。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事長、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曾表示作為我國養老金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的替代率逐步下降。全國平均已不足50%,今后的趨勢可能還會下降。
前不久人社部就公開表示,2023年全國企業職工月人均養老金在3300元左右,結果還是有很多人表示被平均了,父母的退休金連2000都不到。
這說明了什么?答案已經還能明確了,僅靠退休金根本滿足不了退休后正常的生活,生活水準大幅度下降。
近年來,沒有幾個發達國家不為養老金發愁。世界經濟論壇就發布過一份研究報告。
報告說,到2050年,哪怕是目前養老金存儲最多的6個國家(美國、英國、日本、荷蘭、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會產生224萬億美元的缺口。如果算上人口大國,這個數字可能高達400萬億美元,幾乎是全球經濟總量的5倍。養老已經成了全球性難題。
所以,想在晚年依然“有錢花”,生活水平不改變,僅靠政府的力量是絕不可能實現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負擔不起。
長壽是每個人都期望的好事,但長壽沒錢花就悲劇了。中國的老齡化速度已是世界第一,規模也是世界第一,未來的養老風險,是我們每個人都逃避不了的現實問題。
人社部:商業養老保險是主力軍
那么,未來靠什么養老最靠譜呢?國家給出了答案:個人養老金制度和商業保險。
我國已從2022年1月起正式實行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作為“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覆蓋面雖廣,其替代率卻在逐年下降;作為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覆蓋面則較小。早在2020年,“十四五”規劃曾明確要“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所謂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就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
科普下,什么叫養老金個人賬戶?什么叫第三支柱?第一和第二是什么?其實好理解,就是可投資的賬戶。
目前,我們的養老保險制度是一個“三支柱”的體系。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 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
第一支柱大家很熟悉,就是到了退休年齡每個月領錢就行,直到人沒了。
第二支柱只限部分地區和部分企業,國企不少都有企業年金的,5險2金中的2金,除了公積金之外,就是企業年金。
第三支柱,就是個人賬戶了,可以理解為非公的賬戶,主要包括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一句話總結: 年輕時定投,老了多領點退休金。
其實這已經不是國家第一次釋放這種信號了,近幾年國家多次呼吁發展第三支柱的養老作用,我們需要看清一個趨勢,就是國家大力在發展養老第三支柱的作用,即個人養老儲蓄計劃,通俗地說,就是給自己存養老錢。想要高品質的退休生活,就要從第三支柱商業養老險做補充。
那么為什么商業養老保險養老是大趨勢,主力軍呢?原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接受央視財經頻道采訪的時候給我們算了一筆賬,我們截了一張圖,一看你就明白商業養老保險的作用了。
其實在養老規劃中,商業養老保險的優勢對于養老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在一個完整的養老規劃中,商業養老保險毫無疑問是堅實的基礎,猶如一塊“壓倉石”。相對于其他方式,商業養老保險有著無可取代的好處。
活得越久,領得越多
生活品質還有保障
讓人完全不必擔心
老無所依
和拖累子女的問題!
一、首先,養老年金類保險等商業保險簡單易懂
投保之后只要每年按時繳費,基本上就不需要做什么的,資金打理這樣讓人操心的事情都可以交給保險公司去完成。
二、養老年金類保險的回報特別明確
只要確定自己希望在退休后每月從保險公司領到多少養老金作為補充,就可以讓保險公司幫助計算出個人需要購買的額度和繳費時間,到了約定時間就可以開始按月領錢了。
三,作為養老資金來說,最基本的要求是追求安全
這與一般資金投資追求收益較大化的原則有所區別,這也是商業保險輔助養老的一個優勢所在。
四、用“他律”可以做到有效地積累
因為長期保險具有按時定量交保費的特點,存在“他律”的效果!而且,越早規劃,由于年紀越輕,養老險的費率也越低。
五、養老儲備是一項長期規劃
部分年金險產品通過復利滾存使得儲備時間越久、效果越佳,“復利的魔力”恰好可通過養老年金這類長期商業保險得到明顯的體現
六、終身領取型的養老保險能夠讓人活得越久,領得越多。
這可以部分解決退休后“活得太久”帶來的經濟壓力。
由此可見,商業養老保險的優勢確實很大,因此,大多數消費者都會為自己配備一份商業養老保險。但是在選擇保險計劃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險種,為自己預約好一個品質的未來哦!
老,不是一件很慘的事,沒有尊嚴、失去體面地變老,才是令人難過的事。說到底,養老真的還是要靠自己,靠自己硬朗的身體,靠自己內心的充盈,還要早做好養老規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