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個好人,我是一個渾身惡習的人,我不感到自豪,我不光榮。”
敢當著媒體記者的面,自爆吸過毒,不是一個好人的王朔究竟有多“狂”?
葛優、趙寶剛、馮小剛等如今一眾內娛大咖都是他的小弟,直言金庸是寫武俠小說里最差勁的,成龍的電影太俗,就連張藝謀在他眼里也只是個挑大糞的,而又是哪來的底氣讓他這么“狂”呢?
有人說王朔很張揚,但比起張揚,或許狂妄更適合他,從小在軍區大院長大的他,養成了無拘無束的性格,但這種無拘無束,并不是讓他日后狂妄的主要原因。
相比之下,他筆下那些痞里痞氣的底層小人物,才更帶了些他年少時的身影。
如同那些講述北京軍區大院故事的影視劇一樣,年輕時候的王朔,身上更多的不是文藝氣息,而是來自街頭的痞氣,這點在他追女孩的時候尤為凸顯。
王朔的前妻沈旭佳原本是個舞蹈演員,兩人認識的那會兒,沈旭佳還沒有畢業,王朔見色起意,想要追求對方,本著“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的原則,甚至追到了對方的女生宿舍內。
當沈旭佳的舍友陸陸續續都洗漱完畢,準備上床睡覺的時候,王朔還是舔著臉在里面和大家胡吹海侃,這種事兒,如果換成其他人估計早就不好意思的起身告辭,可他是王朔,所以作出這種事也很正常。
說也奇怪,似乎在他這種人的身上,總有一些別樣的魅力,所以沒多久沈旭佳便被王朔拿下了,就此死心塌地的跟著他,也是在這時,王朔身上的才氣才逐漸顯露出來。
他開始陸續在各大雜志上發表文章,《空中小姐》、《動物兇猛》、《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等等,而這些文章也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一時間王朔成了炙手可熱的作家,也為他日后進軍影視圈奠定了基礎。
90年代后,我國掀起了一股小說影視化的風潮,王朔不少作品都被改編搬上了大銀幕,甚至還因此成就了不少人,馮小剛、趙寶剛、姜文等等,都是憑借他的作品在我國內娛站穩腳跟。
所以這時的王朔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而在這時,王朔認識了徐靜蕾。
其實過去這些年里,王朔的身邊從來就不缺愛慕他的女人,雖然他的小說里對男女情愛一事寫的很赤裸,但他本人卻并非來者不拒。
這也是沈旭佳睜只眼閉只眼的主要原因,可徐靜蕾的出現,讓她無法再繼續裝聾作啞下去。
王朔對徐靜蕾是不同的,除了來自男性最原始的生理性渴望外,還有對她才華的欣賞,甚至在她眼眸中的欲望和野心中,王朔仿佛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所以他開始不遺余力的將徐靜蕾推到了舞臺的中央,將自己的人脈關系不留私心的拿出來和她分享。
徐靜蕾也沒有白拿,她用自己10年的青春,回饋了王朔的幫助。
而在此期間,沈旭佳絕望的選擇離婚,帶著女兒就此遠離了王朔的生活,但王朔似乎沒所謂,因為本來他就不是一個好人。
當徐靜蕾開始在內娛能夠獨當一面的時候,王朔知道,他們的關系走到了盡頭,因為他沒有什么能再給予她的了,沒有謾罵、沒有指責,他們平靜的選擇了分開,退回到朋友的位置上。
也許是年紀的漸長,讓王朔失去了創作的動力,也許是體力的衰退,讓他無力再去構造浪漫的情愛故事,所以這些年里,王朔的作品逐漸減少,他也逐漸從大眾視線中消散,成為那個年代的傳奇人物。
如果要說是什么給了王朔狂妄的底氣,那一定是他的才氣,因為在那些年里,他的的確確捧紅了不少人。
從他著作的小說中,也能夠真切感受到他的才華,以及對這個世界別樣且深刻的看法,讓人眼前一亮。
但王朔真的是壞人嗎?
2001年,編劇、作家梁左驟然去世,得知這個消息后王朔悲痛不已,梁左算是王朔在這個圈內為數不多的有才華的人,也是他可以交心的朋友。
在王朔故事中的主人公,通常除了痞氣還有義氣,王朔本人也不例外。
梁左去世后,留下了一大堆爛攤子給孤兒寡母,這時本該出面幫襯一把的妹夫英達卻來趁火打劫,趁著眾人沒有反應過來,率先將梁左的電腦搬走,里面還有梁左沒來得及發表的劇本。
氣不過的王朔直接找到了英達,想要替好哥們討個公道,但英達就一句話,想要就拿錢否則沒門,氣的王朔直接將對方告上了法院,可結果卻不甚理想。
見梁左的妻女孤苦無依的模樣,王朔一拍胸脯保證,以后梁左女兒梁青的學費生活費他包了。
就這樣,號稱一直吃軟飯的王朔,頭一次硬氣了起來,主動給女人花錢,而且一花就是很多年。
后來梁青大學畢業,也想從事編劇工作,王朔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為她鋪路,甚至就連徐靜蕾這個前任也被叫了過來,幫襯了一把,對于梁左乃至他的家人,王朔可以說是盡心盡力,這樣的人還能算是壞嗎?
或許正如王朔自己說的那樣,不是好人形容他更加貼切,因為他的身上真的有太多的惡習,不僅如此,在婚姻和家庭中他也失職太多,以至于女兒后來結婚,他都沒能出席。
他也不是沒想過要和沈旭佳復婚,只是一顆被傷過的心,要怎么才能恢復如初呢?恐怕這輩子都是不能了,所以王朔也只好就此作罷。
如今的他,已然67歲,早前被人拍到的照片中,頭發一片花白,乍一看和李亞鵬極為相似。
而他自己也表示,現在的生活幾乎全靠朋友們的接濟,只是他的這個接濟未必就是真的沒錢吃飯,或許是靠朋友幫忙介紹工作,讓他可以賺錢吃飯。
但不論是哪種,都算不上是安享晚年,又或者是過的舒心暢快,卻也恰巧驗證了當年他自我評價的后半句,“我不感到自豪,我不光榮”,以及沒有來得及說出的,“別學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