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日回暖、萬物生長的好時節。在位于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麻旺鎮平橋村的柚子育苗基地,50多名村民正忙著育苗,為后期基地栽苗做足準備,他們動作麻利,捧土、填杯、植苗、壓實……一邊忙碌一邊交流,現場歡聲笑語一片。
與此同時,在大溪、酉水河、偏柏、酉酬等鄉鎮的柚子地里,村民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5000多畝的高位嫁接工作,剪刀與枝條碰撞的“咔嚓”聲,奏響了春日里的產業振興序曲。
這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柚香谷在酉陽發展的一個縮影。
柚香谷是浙江常山的龍頭企業,擁有十分完備的產業體系,從種植、加工到銷售,各個環節緊密相連,發展態勢蒸蒸日上。它為何跨越千里扎根酉陽?這背后是一場天時地利人和的精準雙向奔赴。
千里來酉:山水相逢的雙向奔赴
去年1月,柚香谷在招商引資的契機下落戶酉陽,成立重慶酉陽柚香谷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后,開啟了與酉陽深度融合、共同發展的新篇章,為酉陽的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
“柚香谷選擇酉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契合。”公司負責人劉璞說起來酉陽的原因時激情滿滿。
他說,從自然條件來看,酉陽平均海拔800米,四季溫潤,光照充足且降水豐沛,為柚子生長營造了近乎完美的氣候環境。土壤肥沃,富含多種礦物質,就像一座天然養分庫,能充分滿足柚子樹生長所需。悠久的水果種植歷史,在這片土地上孕育出深厚的種植文化,果農們代代相傳的經驗,更是為柚子產業發展鋪就了堅實基礎。
在營商環境層面,酉陽積極的作為與十足的誠意,成為吸引柚香谷的關鍵因素。當了解到柚香谷有向外拓展產業的意向后,縣委、縣政府招商團隊多次主動溝通,深入介紹酉陽的獨特優勢與發展潛力,并誠摯邀請企業實地考察。這種積極主動、真誠服務的態度,深深打動了公司領導。
項目落地后,酉陽從縣委、縣政府到農業農村委,再到各個相關鄉鎮都傾力配合,在政策補貼、技術支持、基地建設等方面給予保障。這使得柚香谷得以迅速在酉陽的土地上開疆拓土。目前,該項目已在麻旺、酉酬、大溪等10個鄉鎮的25個行政村流轉11000畝土地,打造規模化、標準化的種植基地。
創新模式:讓荒廢果園煥發生機
在酉水河畔,悠悠流淌的河水曾滋養出遠近聞名的“酉水蜜柚”,這里產出的柚子曾以果形端正、口感清甜聞名遐邇。然而,隨著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分散的個體種植模式逐漸暴露出弊端。由于缺乏科學系統的管理,農戶大多沿用傳統種植方式,從施肥、修剪到病蟲害防治均憑經驗操作,導致果子大小不一、品質良莠不齊。在競爭激烈的果品市場中,逐漸失去競爭力,一旦市場上柚子供應稍有過剩,價格便會急劇下跌。
收入不理想,讓許多果農對果園失去了信心,逐漸放棄了對果園的管理和投入,大片果園無人照料。
柚香谷的到來,為果園產業帶來了全新生機。今年,公司創新推出的“876”合作模式成為破局關鍵。即農戶用果園和土地來和公司合作,公司統一管理,從嫁接到水肥病蟲害等環節全部由公司負責,有產量之后,前3年農戶每斤獲得分成0.8元,3年至7年每斤獲得分成0.7元,7年以后進入豐產期后一律按照每斤0.6元進行分成。這一模式將分散的果園資源整合起來,由柚香谷統一進行科學管理與市場運營,果農們從此告別煩瑣的果園管理工作,也無需再為銷售難題發愁,收入得到穩定保障。
柚香谷投入大量資金與先進技術,積極盤活荒廢果園,對其展開全面改造升級,進行高位嫁接,讓一片片果樹重煥生機。
“這樣一來,果農就不用操心果園的事情,可以外出務工掙錢,也可以在基地上班。”劉璞說,這種合作模式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還提升了果園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實現了企業與農戶的雙贏。柚子基地建設期間,每天全縣有300名至500名村民在務工,每人每天能獲得90元至100元的收入。
融合發展:三產聯動的全鏈升級
“酉陽800”作為酉陽全力打造的區域公用品牌,因酉陽平均海拔800米而得名,涵蓋了全區域、全產業鏈、全品類的優質產品。柚香谷積極融入“酉陽800”品牌建設,借助這一平臺,將自身的優質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柚香谷的“宋柚汁”采用連皮帶肉原果研磨工藝,最大程度保留鮮果風味,口感酸甜適中、清爽不膩,自上市以來深受市場歡迎。二者相互賦能,進一步豐富了“酉陽800”的品牌內涵,共同提升了品牌價值,實現了1+1>2的效果。
“公司正在積極布局產業上下游,構建完整的產業鏈條。”劉璞介紹,未來公司將充分發揮在柚果種植、加工和“柚”系列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全產業鏈優勢,深度助力酉陽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緊密聯結更多群眾。明年將在麻旺建立深加工廠,主要進行鮮果加工和飲料加工;大溪建設鮮果加工廠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中。這些加工廠投產后,將極大提升香柚的附加值,足以撬動幾十億的產業,有效解決銷售難題。
此外,柚香谷充分挖掘酉陽的生態與文化資源,計劃在清泉鄉利用3000畝面向烏江的果園,精心打造農文旅綜合體,將柚子種植與鄉村旅游、文化體驗深度融合,開發采摘、觀光、休閑度假等多元項目。這一舉措不僅能吸引大量游客前來酉陽,帶動當地旅游業蓬勃發展,還能傳承弘揚當地傳統文化,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上游新聞 譚柯 實習生 崔璨 通訊員 田金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