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一家名字叫做“Canopia”的餐廳突然就火了,是火的有點匪夷所思了,人均消費是3888元的一個高端套餐里面,竟然是“剪盆栽葉子當開胃菜”“用大象糞便做甜品”等這些獵奇的東西。
這家是在閔行區馬橋的餐廳,號稱是生態融合料理,每晚只接待一桌二位客人,看得出蒼天布置的跟熱帶雨林,水霧繚繞的,食客們是先進門安排啃樹葉,接著穿越溫室,食材展示室,最后品嘗15道創意菜。
其中讓大家不可以接受的,就是那道用大象糞便消毒干燥后制作成的甜品,以及模仿腐臭寄生花口味的糊糊。
解釋這是一種文化體驗,但多數人都直呼看了會生理不適,花4000塊錢吃粑粑?當然很多人是接受不了的。
這家餐廳在某點評網站竟然獲得了5條清一色的好評,有人稱這是顛覆認知的盛宴,但有網友質疑這是不是刷出來的?
這個事件發酵以后,閔行區的市場監管局火速行動了,調查發現餐廳從外地購買足蟲,螞蟻以及大象糞便作為食材,而這些原料既無合法來源證明,也沒有通過食品安全的評估。
目前涉事餐廳已被責令停業,原料遭封存,案件進入立案程序了,據食品安全法,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菜品涉嫌違法,最高可處貨值金額30倍罰款。
那么這種天價殘忍亂象是創新還是割韭菜呢?這種情況也并不是首例天價餐廳翻車了,之前上海某日料店就因為兩片皮蛋賣200塊被罵上了熱搜,西貝21元的饅頭也因為價格和價值不匹配引發爭議。
像這類的餐廳往往打的是高端小眾的旗號,用獵奇食材和浮夸的儀式感包裝,實則是缺乏食品安全保障的。有業內人士指出:真正好的餐廳靠味道和服務立足的,而不是靠這些噱頭來收割智商稅。
其實消費者要的不是標新立異的行為藝術,而是能安心吃飯的底線保障。
為什么網友都這么憤怒呢?其實主要是對食品安全和消費者信任的擔憂,當創意越過了法律的紅線,損害的不僅僅是消費者的權益,更是整個餐飲行業的信譽。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餐廳,你會去嘗試這樣的獵奇大餐嗎?對于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綜合自新華網、新民晚報、市場監管部門通報等權威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