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西城區2025“百年丁香詩會”系列文化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屆詩會以“詩承古今 雅聚宣南”為主題,在丁香盛開的美好時節,為詩歌愛好者們搭建了一個感受詩韻魅力、聆聽城市詩意的舞臺。
“百年丁香詩會”歷史底蘊深厚,其起源可追溯至明代,在清代蓬勃興起。紀曉嵐、龔自珍、林則徐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與丁香有關的佳話。西城區宣南作為京師文化之源,曾是士人聚居、會館林立、百戲競演的文化熱土,《四庫全書》編纂于此,京劇也在會館的皮黃聲中演繹著粉墨春秋。
2025“百年丁香詩會”活動內容豐富多樣,涵蓋報國寺丁香市集、文學沙龍、筆會、朗誦會、詩樂會、法源寺歷史街區Citywalk等系列主題活動。同時,詩會聯動“詩書西城”文化品牌,致力于打造全民參與的文化盛會。此外,全網推出“賞一樹丁香 吟一首詩”網絡征集活動,讓市民在春日里能伴著西城的美景與詩歌愜意漫游。
開幕式上大咖云集,張光北、酈波、李光復擔任詩歌導賞官,拉開詩會序幕。國內外著名詩人、第一屆全球華語詩歌征集活動獲獎詩人、校園詩人、詩歌愛好者以及“小詩人”等200余人齊聚一堂。開幕式還融入了諸多科技元素,借助AI技術,歷代詩人與導賞官實現穿越時空的對話,訴說宣南的過往。登上過“春晚”的機器人演員也來到現場,與市民展開“斗詩”比拼,為活動增添了不少趣味。
活動期間,第一屆全球華語詩歌征集優秀作品正式揭曉。此次征集活動歷時一年,吸引了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6.8萬多首詩歌作品,投稿人次達10955。同時,“第二屆丁香詩會·全球華語詩歌征集活動”也正式發布,為全球詩歌愛好者提供了新的創作平臺。
“百年丁香詩會”旨在讓更多群體參與其中,傳承詩意。詩會的定位不局限于專業詩人,更注重萬千“詩心”的傳承。本次詩會中,中外詩歌愛好者、文藝創作者踴躍參與,16所高校聯盟成員帶來校園詩社的作品,全球“小詩人”也用純真的筆觸帶來精彩詩作,并在現場進行演繹。
今年,詩會還同步發布“童詩吟誦征集活動”,在《兒童文學》等刊物上設立“百年丁香詩會”童詩專欄,面向全球征集經典童詩朗誦和優秀童詩作品,激發孩子們的詩歌創作熱情與文學創造力。此外,童詩吟誦視頻征集活動也將啟動,屆時會邀請專業播音員和視頻團隊進行錄制。 西城區還推出9項“詩歌+”拓展活動,讓“百年丁香詩會”成為踏青賞花賦詩的歡樂聚會。4月18日-20日,報國寺內舉辦丁香市集,現場發售“香縈報國”冰箱貼、丁香主題咖啡等官方文創產品。40余家文創商家帶來各類丁香主題的原創手作、精品文創、古舊圖書和網紅小吃。市民不僅能在丁香樹下、花墻邊打卡,還能參與“集章”活動,收集十多個城市的上千枚丁香定制印章。
4月11日至17日,“百年丁香詩會”Citywalk活動串聯起法源寺與爛縵胡同內的多家商家,開展詩歌問答等有獎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西城區發布了丁香詩會的主題曲《我從詩中來》。這首主題曲融合了宣南文化與丁香詩會的元素,有助于提升詩會的文化品牌影響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未來,西城區還將持續深化“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文化標識,統籌開展海棠詩會、閱讀春天等系列文化活動,打造“春有詩書秋有戲”的文化生活,讓文化觸手可及。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