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們給了我的孩子第二次生命,永遠感謝你們的專業和堅持!”近日, 9歲患兒小玉(化名)的父母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向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全體醫護人員送上錦旗“醫德高尚醫術精,關愛病患暖人心”。這面錦旗背后,是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救援——醫護人員成功將溺水致心跳呼吸驟停20余分鐘的9歲患兒從死亡線上拉回,創造了兒童危重癥救治的醫學奇跡。
2月10日,小玉在一湖邊玩耍時不慎溺水。事發后,現場人員數十分鐘內將其救起,并現場進行胸外按壓急救,隨后將小玉送至附近醫院。到達當地醫院時,患兒已無呼吸、心率,醫護人員立即為其進行近1小時的心肺復蘇,期間同步注射19次腎上腺素。盡管如此,患兒僅僅恢復微弱自主呼吸及不規則心率。隨后,患兒被立即轉運至蘇大附屬兒童醫院。
當患兒被送至蘇大附屬兒童醫院時,意識喪失,面色青紫,體溫不升,心電圖示不規則心率,情況極其兇險,急診科主任醫師朱秋皎和護士長王麗敏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注射腎上腺素、碳酸氫鈉、阿托品等。在近一小時的搶救后,患兒終于恢復自主心率,并送至重癥醫學科。
“進入病房的那一刻,患兒氣管插管內仍不斷噴出鮮血,雙側瞳孔散大,命懸一線……”醫院重癥醫學科團隊爭分奪秒地進行心電監測、降顱壓、糾正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等治療,全力維持患兒生命體征穩定。
搶救過程中,患者因長時間缺氧導致嚴重的肺水腫和彌漫性肺泡出血,氣管插管內不斷噴出鮮血,甚至脈氧持續下降。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黃賽虎采用正壓通氣和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同步使用藥物控制出血。經過一夜的持續搶救,患者的心跳和呼吸終于恢復,血壓也逐漸穩定。
在重癥醫學科住院期間,患兒經歷了嚴重的多臟器功能衰竭,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腎損傷、心肌損傷等并發癥。重癥醫學科醫護團隊24小時不間斷監護,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通過精準的液體管理、抗感染治療、腦保護措施以及早期康復干預,患者的病情逐步好轉。
經過近一個月的精心治療和護理,患兒的肺部感染得到控制,腎功能完全恢復,意識逐漸清醒,肢體活動能力也基本恢復正常。2月19日,患兒成功脫離呼吸機,轉入普通病房。3月15日,患兒康復出院,重獲新生。
“一般情況下,心跳呼吸驟停超過10分鐘成功率極低,尤其是兒童,他的康復不僅是一次醫學技術的勝利,更是一場生命的奇跡。”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柏振江表示,小玉的康復,體現了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重癥醫療團隊的協作實力,也展現了重癥醫學科在危重癥救治領域的卓越實力,更彰顯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未來,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將繼續秉持“生命至上”的理念,為守護患者健康而不懈努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添翼
校對 石偉
編輯 丁皓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