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4月,你在虹口或許會邂逅中國和意大利的版畫家,他們時而在北外灘、多倫路等地寫生,時而帶著版畫藝術作品走進社區(qū)和學校,拉近版畫藝術與居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這便是虹口區(qū)舉辦的《相約北外灘》國際藝術家駐留計劃——“版刻記憶·東西匯夢”系列活動,希望通過多種形式推動中外文化深度交流,助力社會大美育事業(yè)。
桑茂林,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碩士生導師、版畫系常務副主任
4月3日,中意藝術家走進社區(qū),為30位居民進行作品導覽。在導覽過程中,版畫家們耐心細致,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著每一幅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藝術風格。一位參與活動的居民興奮地說:“以前覺得版畫離我們很遠,今天聽了藝術家們的講解,才發(fā)現(xiàn)這里面藏著這么多的故事和魅力。”藝術家們還走進虹口區(qū)曲陽第四小學,參與版畫社團課程。面對充滿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們,藝術家們耐心指導創(chuàng)作。孩子們在藝術家的引導下,拿起刻刀,小心翼翼又滿懷熱情地在木板上刻下自己心中的圖案。這一刻,藝術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悄然種下。
中意版畫家參觀魯迅紀念館
作為此次系列活動的一部分,中意版畫家們還一同參觀了木刻講習所舊址和魯迅紀念館。在這里,他們深入了解了版畫在虹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虹口是中國現(xiàn)代版畫藝術的搖籃,1931年魯迅先生在此舉辦暑期木刻講習會,培育木刻人才,點燃了新興木刻運動的火種。
中意版畫家還穿梭在上海大廈、中國證券博物館、上海郵政總局大樓等標志性地點,開展“一江一河”采風活動,用敏銳的藝術眼光捕捉城市的獨特魅力。隨后,藝術家又分別在北外灘和多倫路文化名人街寫生,感受歷史與現(xiàn)代交融的城市風貌,為創(chuàng)作積累素材。意大利版畫家帕特里齊奧·迪·修羅感慨:“北外灘就像一座露天建筑博物館,這里的歷史內涵和熱情的人們,都讓我著迷。”藝術家們在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舉辦了“東西匯夢——中意當代版畫交流展”,展覽匯聚兩國優(yōu)秀藝術家的作品。
原標題:《中意藝術家攜手讓版畫藝術進社區(qū)、進學校》
欄目編輯:江妍 題圖來源:主辦方提供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吳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