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凌晨,毛主席在中南海的臥室內與世長辭,華國鋒收到消息以后,立即讓人通知中央政治局委員開會。
會議主要討論了三個問題:毛主席的如何后事;毛主席的遺體該如何處理;是否邀請外國代表團來北京進行吊唁。
參會人員一致認為應該優先保護毛主席的遺體,做好防腐工作,讓毛主席的遺體可以供社會各界人士瞻仰和吊唁。
按照中央政治局的決議,汪東興向衛生部長劉湘平下達了指示,劉湘平又推薦了中國醫學院形態教研室副主任劉靜。
劉靜曾在蘇聯留學過,對列寧遺體防腐工作略有耳聞,汪東興聽從了劉湘平的建議,將毛主席遺體防腐工作交給劉靜負責。
遺體防腐方法有三種,也就是液態保存、固態保存和氣態保存,三種方法一般獨立使用,但是都無法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劉靜接到任務以后,與同事們進行了周密的商討,最終決定使用氣態、液態保存結合的方法,并作出了科學的論證。
所謂氣態、液態保存結合的方法,就是遺體暴露在外面的部分使用氣態保存方法,隱蔽的部分使用液態保存方法。
此外,遺體在瞻仰期間使用氣態保存方法,非瞻仰期間使用液態保存方法,一年一次的大保護要使用液態保存方法,紀念堂開放時,毛主席遺體位于水晶棺中的瞻仰位置,紀念堂關閉時,毛主席遺體降到一個特殊的衛生保護室保護起來。
衛生保護室內有專業的技術人員,每天對室內環境和遺體進行監測,同時還有嚴格的規章制度,技術人員要24小時值班記錄。
當然,紀念堂內同樣要做好防護工作,安裝衛生保護、環境凈化、空調、制冷、供暖、投光和監控等一系列設備。
9月9日上午10點,劉靜帶著方案走進中南海會議室,向華國鋒作了匯報,華國鋒批準了方案,并叮囑徐靜說:
“將毛主席遺體長期保存下去,讓全國人民群眾瞻仰,是一項艱巨且光榮的政治任務,你們一定要做好這項工作……”
方案批準以后,徐靜帶人走進毛主席的臥室,先是在臨時停尸臺上調整毛主席遺體的姿勢,接著就開始實施防腐工作。
防腐工作整整持續了兩個小時,中間還發生了一點意外,徐靜擔心向毛主席遺體內注入大量防腐液,會造成遺體臃腫的情況,但是助手表示臃腫會消退,而防腐處理必須做全面。
事實證明,注入大量防腐液的操作是對的,如果防腐液的注入量不夠,就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好在徐靜聽從了助手的話。
做完防腐工作以后,徐靜等人一直不放心,又在毛主席遺體旁邊守護三天三夜,并記錄了第一版數據。
1983年,徐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詳細地講述了保護毛主席遺體的全過程,并自信地表示毛主席遺體可以長期保存下去。
關于保護工作的費用問題,徐靜稱自己使用的是性價比較高的保存方法,每年的花費并不高,絕非傳說中的上億元。
徐靜所言非虛,其方案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時至今日,毛主席遺體依然栩栩如生,衛生保護室內的各項數據一直很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