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4月9日,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河池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成功承辦金城江第五小學“同品幸福味放飛成才夢”研學實踐活動。本次跨學段、跨校聯動的職業教育研學項目,吸引600余名師生家長參與,通過“產業探秘+科技體驗+文化傳承”三維研學模式,創新構建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發展的實踐樣本。
在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冶金博物館參觀。李順順攝
智能機器人實訓基地參觀。李順順攝
在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冶金博物館,孩子們通過礦石檢測實驗、冶金工藝模擬等互動環節,系統認知“有色金屬之鄉”的產業基因。智能制造基地里,機械臂的靈動翻轉與孩子們此起彼伏的驚嘆聲,交織成一首工業文明的交響樂。當親眼見證智能機器人精準完成焊接作業,目睹植保無人機在模擬農田上空劃出精準航線時,科技種子已在少年心中悄然生根。
壽鄉園研學。李順順攝
在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的河池壽鄉園民族文化傳承研學基地里,孩子們又開啟了另一段文化尋根之旅。他們聆聽了關于中華五福文化的詳細講解,了解了“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五福的深刻內涵。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親手制作了寓意幸福的美食,如糍粑、南瓜糕點等。這種可觸可感的傳承方式,既增強文化認同,又讓非遺技藝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頒獎現場。李順順攝
在研學活動的尾聲還舉辦了“砥礪家國情懷爭做尚美少年”的結營儀式。學生們在儀式上分享了自己的研學心得和感悟,在宣誓聲中放飛了自己制作的夢想紙飛機,表達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職業教育必須主動融入地方發展脈搏,這次研學活動是我們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的重要實踐。”廣西現代職院產教融合工作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特別設計的“有色金屬探秘+智能制造體驗+民族文化傳承”三維研學路線,既對接河池支柱產業需求,又融入民族文化非遺技藝,形成“產業+文化”雙輪驅動的職教新模式。
此次研學實踐不僅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探索科學、品味文化的平臺,更成為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在服務地方經濟、促進職普融通方面的一次重要展示和實踐。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將持續優化特色研學路線,積極探索職普融通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學校把小學生研學基地打造為“職業教育展示窗口”,為河池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可持續的人才儲備。(唐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