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永琪院士掌舵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設計無界,工科有為:?
?【重磅官宣】“雙院士”校長空降,市屬高校迎來歷史性時刻?
2025年4月11日,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正式宣布重要人事任命: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原副校長婁永琪出任校長。作為曾主導上海世界設計之都大會、榮獲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首位華人榮譽博士的“設計創新旗手”,婁永琪成為上海首位擁有“雙院士”頭銜的市屬高校掌門人。
這一任命在教育界引發熱議——一所以機械工程見長的應用型高校,為何選擇一位設計領域的國際領軍人物?答案藏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24年獲批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后的戰略布局中:?以設計思維賦能硬核工科,打造中國版“米蘭理工”?。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校長
【人物解碼】婁永琪:從“設計驅動創新”到“教育生態重構”?
?跨界基因:工科土壤里長出的設計大師?
- 學術根基?:1991年考入同濟大學建筑系,本碩博深耕城市規劃與設計,始終關注工業制造領域的痛點;
- 破界實踐?:2013年創辦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將“設計驅動式創新”理念注入汽車、裝備制造領域,孵化蔚來汽車用戶體驗中心等標桿項目;
- 國際視野?:2019年當選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2023年斬獲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榮譽博士,成為中歐創新合作的“超級聯系人”。
?教育哲學:讓設計成為新工科的“操作系統”?
“工程師的終極使命不是造物,而是創造更美好的人類生存系統?!眾溆犁髟訡919大飛機AI氣動設計為例,強調?“無界設計”對技術突破的催化作用?。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他或將推動三大變革:
- 學科重組?:依托機械工程博士點,構建“智能裝備+交互設計”跨學科集群,對標德國工業4.0設計標準;
- 產教升級?:引入華為、商飛等企業共建“未來工廠實驗室”,復制其主導的同濟中芬中心模式;
- 城市賦能?:借力松江校區區位優勢,打造長三角工業設計策源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戰略藍圖】上海工程的“三級跳”:從卓越工程師到世界級創新極?
?第一步:擦亮“硬核工科+人文設計”金名片?
- 課程革命?:在車輛工程、機械自動化等國家級一流專業中增設《社會創新設計》《可持續制造系統》必修課;
- 師資再造?:啟動“雙導師計劃”,聘請洛可可設計集團、小米生態鏈首席設計師擔任產業教授。
?第二步:搶占智能網聯汽車設計制高點?
借勢上海新能源汽車萬億產業集群,以松江校區為基地籌建“智能出行設計學院”,聚焦無人駕駛座艙交互、電池回收美學等前沿領域。
?第三步:構建全球設計創新共同體?
與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米蘭理工大學共建“中歐可持續制造聯合實驗室”,目標三年內引進10個國際頂尖設計團隊,打造開放式創新平臺。
【未來之城】松江校區的“教育新物種”?
當婁永琪站在松江校區工程創新中心頂樓,他看到的不僅是一片產教融合的試驗田,更是一場關乎中國高等教育的“跨界實驗”。在這里,機械臂的畢業設計可能化身為藝術裝置,地下空間或許隱藏著交通仿真實驗室,而校長信箱的提案可能寫著“如何讓畢業論文登上巴黎時裝周”……
正如他在國際演講中所說:“?真正的創新,始于打破‘不可能’的想象邊界??!边@位帶著設計基因的工科校長,正在用松江校區的每一寸土地,書寫一所市屬高校的破圈之路——讓螺絲釘里長出詩和遠方,讓機床的轟鳴與美學的靈感共振。
?(本文事實核查: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官網、世界設計之都大會公開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