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魚
張愛玲曾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
人這一生,隨著年紀越大,越明白人生的真相,那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其實走到最后,都不過是跟自己過。
人生如過客,何必千千結(jié)。
這一生,注定會遇到很多人,即使人生這個過程再華麗,也注定是要學會適應孤獨的。
我們總是在人群中尋找溫暖去,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別人的一切,其實都與自己毫無關(guān)系。
老了也才明白,人這輩子最親的人,不是兒女和老伴,而是自己。因為兒女會有自己的家庭和會去追求自己的生活,而老伴終究也會離去,我們來去匆匆,終究還是一個人謝幕。
在生命的劇場中,沒有任何彩排,但落幕的時候,唯有自己的影子被燈光無限拉長。
我們感恩這輩子所遇到的每一個人,也清楚地明白,人生而孤獨,從而適應孤獨,走到最后,始終還是要靠自己。
一、人生走到最后,只剩下自己。
曾經(jīng)看過一個老人的談話中,她活到了九十多歲,看著身邊人的人一個個離自己而去,自己依然還活著,她最終看淡了生死,也明白了人生無常,但還是積極樂觀生活下去,因為活著,本身就是一種福氣。
人生其實就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其實從一個小小的生命中來,這一場,就是生死的較量,有始有終,人生就是一個過程,在生命這趟旅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先是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然后我們有了家人,有了朋友,有了愛人,有了各種各樣的關(guān)系,但拋開這些,人生的本質(zhì)依然是自己。
人老了,你就會明白,即使自己有多個兒女,依然有愛人在身邊,但人生的本質(zhì)依然是需要靠自己,你唯有獨立,唯有自立,唯有活得清醒,你才能真正為自己活著。
不管你身邊有多少人,其實他們都不曾真正屬于你,每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生活的權(quán)利,即使我們老了,我們也不能去干涉子女,也無法阻止一場生命的終止。因為這就是人生無常。
當我們看淡了人生無常,就不會張揚,從而在老去的路上,豐盈自己的內(nèi)心,努力豐富自己的生活,學會與自己和解,既來之,則安之。
二、人生一切,終究是靠自己。
楊絳在《我們仨》中說:"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破碎感是人生的常態(tài),畢竟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的,也不可能事事如愿,我們這一生,都只能靠自己。
父母會老去,會離開人世,子女會長大,會有自己的生活,伴侶或許在老的時候,也可能會先離開自己,那么人生終究還是要靠自己。
在我們老去的時候,如果伴侶不在了,那么你也要積極地活下去,積極地過好自己的余生,想要去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也要重視自己的身體,身體好,才是真的好。
有的老人自己一個人居住,子女遠在外地,甚至出國去了,自己一個人無依無靠的,如果身體不好,病倒了都沒有人知道。
因此,人老了,更加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積極鍛煉身體,身體健康,才是最終要的。
我們有時候無法強求子女回來看自己,也無法要求身邊一些人過來跟自己玩,那么我們始終要自己一個人適應孤獨,學會獨處,學會找到生活的樂趣。
歸根到底,人這一生,真正能夠依靠的,不是父母,不是伴侶,不是兒女,而是自己,很現(xiàn)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