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平襄
“轉型”,乃近年國內人身險行業的共識。“如何轉型”,是大多數市場經營主體的共同問題,縈繞行業良久。
雖然市場需求的不斷釋放,以及一系列對于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推動,讓人們看到國內人身險行業依舊有著浩瀚的市場空間,但也必須認識到,機會往往屬于有準備的人。
回到如今的現實,當前,整個行業正處于深度調整的“無人區”變局中,多數從業者甚至難以想象這一“無人走過”的高質量轉型會以何種形態呈現,更遑論抓住市場與政策的時代窗口。
面對日益多元化、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和客群躍遷,面對轉型過程中剛需的專業服務能力、生態建設能力、組織進化能力、科技賦能下的數字化運營能力……市場經營主體是否真的構建起匹配新需求的“軟實力”?
能力與機遇的錯位,將是任何一家經營主體最大的痛苦。廣闊的市場空間背后,實則考驗著行業能否以專業能力承接這又一個堪稱是行業重塑形象與轉型突破的歷史性機遇。
在此背景下,當4月10日中國平安靈魂人物馬明哲在平安壽險第29屆高峰會視頻致辭中表示“歷經六載,壽險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時,這引起了《今日保》的極大興趣。
作為兼具經營實力、市場洞察與創新精神的頭部險企之一,平安壽險的改革一直備受行業關注。回首這家領跑行業改革的巨頭過去的六年,早已被視為本輪行業結構性調整的標志性機構,行業共瞻。
其間,大刀闊斧的舉措與連續數年的經營陣痛,令之對轉型的理解與實踐遠較同業深刻。尤其作為平安核心競爭力的代理人團隊,既是此次改革的核心,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行業個險渠道的未來方向。
事實上,自2023年起,平安壽險個險等多項關鍵指標已顯著回暖。中國平安2024年業績報更顯示:新業務價值達成285.34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28.8%;個險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6.5%,人均新業務價值同比大幅增長超4成。
如今對“階段性成果”的定調,是否意味著經過六年無先例可循的探索,這支精銳隊伍正煥發新生?
而這同時也將表明,平安壽險找到通往個險未來的鑰匙,已經摸索出符合新時代社會需求與市場要求的高質量經營新形態、新模式與新理念。
至此,我們是否更能理解馬明哲在高峰會上關于“新一輪黃金發展期”的論斷——這既是改革成果的印證,更是對未來的堅定信心。
當改革進入“無人區”,這場關乎中國壽險業未來十年的試驗,每一位改革先行者的戰略落子都在為行業書寫參考答案。而這場沒有參考答案的試驗,正重新定義壽險黃金時代。
這就是我們關注平安壽險改革及其高峰會新戰略的原因。這一次的高峰會,平安壽險又有著怎樣的戰略新動作和行業下一步的發展預判?我們又該如何讀懂,平安這一次高峰會?
1
-Insurance Today-
改革最直接的體現是什么?
重拾代理人的責任、初心與價值
讓“保險推銷員”找到應有的
地位、口碑與尊嚴
相較于幾年前,如今越來越多的險企與從業者對于這場不斷深入的轉型已形成更清晰的認識。宏觀環境與市場利率的變化,疊加主力客群變遷與多元化需求增長,推動行業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理念,并將高質量渠道經營——尤其是關乎行業根基的個險代理人轉型——列為各家公司戰略核心。
在經濟發展與人們生活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的進程中,客戶對于保險理念更加普遍的接受,對于保險知識的提升,都使得壽險市場已然具備著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以客戶的需求驅動代理人轉型升級,看上去并不會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
然而,轉型后的代理人及隊伍應具備哪些特質?代理人規模已從巔峰期的900余萬驟降至2024年的約264萬,在這場大浪淘沙的進程中,盡管大量從業者持續提升專業素養、深化客戶需求洞察,但代理人群體整體形象改善仍顯滯后。
由此可見,改革絕非僅限于收入、產能等表層指標優化,這正是平安壽險在早期轉型中形成的深刻認知。特別是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確立新定位后,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服務社會民生,已成為保險業突破同質化競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
馬明哲強調:“唯有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耕高質量發展主線,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修煉內功、固本筑基,才能屹立潮頭,收獲新一輪黃金發展期。”這揭示代理人轉型需承載三重使命:既要滿足專業服務要求,也要踐行保險的社會價值,更要回歸保障民生初心——這正是平安代理人改革的核心指向。
近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入,平安代理人不僅展現業績突破,更凸顯出三大特征:通過專業能力全力保障客戶權益,以極致服務應對各類場景,憑借高度使命感投身公益事業。這種轉型使代理人角色從單純銷售向“價值傳遞者”蛻變,推動保險價值更深融入社會肌理。
具體實踐層面,平安代理人的服務已超越“省心、省時、省錢”基礎目標,通過以下案例實現社會認同度躍升:
專業價值:銘記保險保障本源,打磨自身本領,積極為客戶尋找理賠的理由,獲得客戶贊許和社會各界褒揚;
淬煉信任:堅守愛與責任,為客戶協調國內住院安排協助服務、全球急難救援服務等,像家人一般陪伴、呵護客戶,盡己所能傳遞服務價值、滿足客戶所需;
回饋社會:援建希望小學,參與無償獻血,組建“橙心守護公益社團”開展急救培訓,甚至在危急時刻挺膺擔當、伸出援手,見義勇為。
這些實踐印證著馬明哲提出的三重境界演進:
第一重,堅韌不拔,千錘百煉,練就一身過硬的專業本領,突破自我;
第二重,勇于擔當,成就他人,用專業幫客戶呵護家人,超越小我;
第三重,踐行使命,奉獻價值,回饋社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鑄就大我。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代理人群體中已涌現多位獲“見義勇為”證書、“省級勞動模范”稱號等殊榮的標桿,通過個體善舉重塑行業形象。
正如馬明哲在峰會強調:“不管我們走得多遠,始終銘記‘我是一名保險推銷員’,用真誠與專業守護客戶。”這種價值回歸,正在為“保險代理人”這個職業重鑄尊嚴與時代價值。
2
-Insurance Today-
正在到來的黃金機遇期是什么?
養老與財富管理的剛需加速釋放
讓改革進程與宏觀政策、市場趨勢同步
以專業能力創造客戶價值、以社會責任融入民生服務,這一轉變不僅重塑了代理人形象與行業口碑,本質上更是對代理人經營模式的系統性升級。而這種全面的進化,使平安的改革,再次走在了時代進程的潮頭風口,也讓這家巨頭實現在這個壽險發展的又一個機遇期領先搶跑。
相較于前一階段壽險業的高速成長,這一時期的外部環境要求堪稱是為高質量發展、為精細化經營所“量身定制”。也讓馬明哲等平安高層一致認為,這將是壽險發展的“新一輪黃金發展期”。
那么,這個黃金發展期有什么特點?
可以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人民的收入水平與財富基礎持續穩中有升。根據人民銀行的相關數據顯示:
2024年中國居民人民幣存款增加14.26萬億元,住戶存款余額達到了151.25萬億元。結合我國人口現狀來看,人均存款突破10萬元,相應的資產配置、風險管理、養老規劃、代際傳承等需求也將進一步釋放,可以說,為正在為保險業的轉型,尤其是其中的重點壽險轉型,提供著更加大有作為的市場空間。
就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中,無論是連續的預定利率調整,還是“報行合一”等系列政策的深入落地,都促使行業在高效、健康、精細化經營的高質量發展進程大大加速。更不用說被稱為保險“國十條3.0”的《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確立了防范風險、保障民生、服務實體、深化改革、做好“五篇大文章”等行業新時代的發展框架。這些頂層政策的密集推動,也為當前的行業轉型,規劃了探索的方向與路徑。
這種市場演變與政策的共同推動下,新定位與新時代下的行業發展,面對的是與國共振的大局使命,以及民生保障中不斷展現的多層次客群需求,既有廣大多元的普惠保障訴求,也有著各類型客群的差異化財富管理需求。以穿越周期為特色的壽險產品必將成為新的市場剛需。
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持續加深,商業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發展將得到更高的重視與進一步的發展,圍繞養老金替代,以及伴隨養老必然激增的各類健康需求,也會是新時代消費市場的標志性常態,養老與健康保障、“保險+醫療養老”既是巨大增長機遇,也是對行業的時代性要求。
這種新時代的窗口機遇,自然也需要更專業的能力、更扎實的經營、更深入的改革,才能讓行業主體的進化契合時代的趨勢,讓發展與國家大局、與經濟社會高質量地同頻共振。
而平安這一階段的改革,正是圍繞著代理人經營專業化、服務性的提升而全面展開,不僅高度融入社會公益與公眾服務,不斷發現各類真實的、多層次民生需求,并以專業能力提供相應的保障解決方案,更將展業方式、組織發展與考核體系全面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以及時代的新要求與進程全面靠攏。
由此,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讓人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新黃金機遇期的高質量代理人經營,會是怎樣的局面與景觀。
3
-Insurance Today-
2025改革新戰略:高質量之路不會停歇
“四合一”體系強力支持
讓高質發展成為平安代理人的唯一主線
盡管平安宣布完成六年深度改革的階段性目標,但全體平安人清醒認知:在百年未遇的產業變局下,改革永無終點。當前取得的成果僅是理想起點,距離實現真正的高質量發展、完成行業轉型突破,仍需跨越更長的征途。
尤其在政策引導與市場機遇窗口疊加期,如何把握財富管理藍海與健康養老需求的爆發性增長,通過強化專業服務能力,在壽險黃金發展周期內實現隊伍二次升級,已成為平安乃至全行業的共同使命。
對此,平安人壽董事長楊錚明確表示:“2025年高質發展仍是個險經營唯一主線”,平安已通過多維布局為代理人進階積蓄勢能,這是平安真正的底蘊和優勢。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平安壽險以“做優、增優、育優”為核心策略,將基本法、培訓體系、客戶經營、“產品+服務”體系進行四合一通盤運作,重磅支持隊伍的高質量發展。
這也是平安壽險改革與代理人升級的最新動作。
具體而言,包括:
基本法革新:提供更簡單清晰的代理人職業生涯發展通道,打開收入突破的天花板;通過“三好五星”評價體系引領,強化績優個人激勵、組織發展“以優增優”;
培訓體系重構:建立“四好”培養機制——聚焦能力卡點的“好目標”、覆蓋諸多知識點的“好內容”、場景化教學的“好形式”、名師示范的“好導師”,實現訓戰精準匹配;
場景經營升級:煥新推出“平安伴你行”客戶權益生態,在體育/教育/文化等領域搭建富有吸引力的場景,鏈接一站式的服務陪伴和稀缺權益資源,使代理人活動客戶轉化率有效提升;
產品服務融合:深化“渠道+產品”戰略,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產品功能為中心,匹配服務權益,同步簡化權益體系,方便客戶理解和使用,提升客戶的獲得感、體驗感。
為何作出如此大刀闊斧的升級革新?平安壽險對此的解讀是:基本法是根本制度保障,也是持續牽引隊伍向上、向好的動力所在;“營銷是樹、培訓是根”,好的培訓才能給隊伍做足技能儲備;而客戶經營和產品服務,則是隊伍的獲客武器,是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勝法寶。
正如楊錚所言,用一句話來總結:“四合一運作,就是給大家增添動力、強化能力、配足武器。”
不僅如此,作為一以貫之求新求變的行業領軍者,中國平安在前沿科技方面深度布局二十余年,迄今已形成了堅實的“953科技底座”:構建9大專業數據庫(覆蓋金融、醫療等領域)、5大AI實驗室(聚焦智能圖像、智能語音、大數據),3大科技公司。依托這樣的“953”模式,平安壽險得以開發一系列數字化工具,并將其應用到銷售、服務、經營、管理等各領域,為代理人隊伍的高質量發展構建強大的AI壁壘和護城河。
眾多而豐富的支持與賦能下,可以預見平安壽險這支本就強大的代理人團隊將有著怎樣的戰斗力和想象空間。
事實上,數據已經印證了改革之成效已顯性化:2024年,平安代理人月均收入突破萬元,代理人人均產能大幅增長,“三好五星”五星團隊人均產能達行業均值數倍。
后記
一個孤勇者的六年:
平安壽險改革的底層邏輯
審視代理人制度在中國發展逾三十載的歷程,當下無疑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探索深水區。無論是曾締造輝煌的“人海戰術”模式,抑或海外市場的成熟經驗,在新時代社會經濟變革與行業轉型升級的浪潮中,皆難以直接復制應用。
行業共識愈發清晰:真正的破局之道,必須植根于本土實踐的自主創新。
作為率先啟動全面改革的先行者,平安壽險在傳統個險鼎盛時期開啟的自我革新,堪稱一場歷時六載的“孤勇者”征程。這不僅需要突破無既定路徑可循的迷霧,更要直面改革陣痛期市場質疑與經營承壓的雙重考驗。當這套改革范式漸趨成熟,其展現出的轉型韌性正為行業注入強心劑。
經過六年的淬煉,平安已洞察更深層邏輯:產能提升僅僅是改革的結果之一,而非改革的內在本質。真正的改革應聚焦三大維度:
經營邏輯重構:通過“三好五星”評價體系重塑職業標準,構建“行為好支撐質量好,質量好驅動業績好”的良性循環,促成長期健康、可持續的增長。
價值生態升級:將個體發展融入“保險+醫療養老”生態戰略,推動角色從銷售執行向綜合能力更強的“保險康養顧問”轉型。
社會價值融合:通過弘揚向上向善的保險文化,在“突破自我、超越小我、鑄就大我”三重境界的修行過程中,實現個人職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共生共榮。
目前,平安已率先構建了從隊伍經營到服務體系、深度契合金融新定位的高質量模式。這種改革穿透力既體現在代理人月均收入突破萬元、績優團隊人均產能達行業均值多倍的硬指標,也彰顯于其打造的社會公益服務等軟實力建設。
回望改革歷程,平安始終踐行著“做改革推動者而非被改革對象”的初心。從1994年引入代理人模式的破冰之舉,到如今“三高”隊伍引領行業轉型,這家植根蛇口精神的企業,始終以“敢為天下先”的魄力書寫改革篇章。正如馬明哲在高峰會所強調,改革的核心在于三重堅守:
價值堅守:銘記“金融為民”的行業初心。
能力淬煉:在“專業修行、價值修行”中錘煉自我,在客戶認可中收獲職業尊嚴。
發展自信:在服務國家戰略、順應時代浪潮中,開辟增長新局。
這種改革定力,不僅令平安個險渠道有著2024年實現人力逆勢增長4.6%、新業務價值提升26.5%的亮眼成績,也為行業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樣本。當改革進入深水區,平安的探索則證明:唯有將代理人發展深度融入國家民生建設,方能在新時代續寫保險業的價值篇章。
這也恰是平安壽險改革的底層邏輯。
【今日保】已進駐以下媒體平臺
今日頭條 | 百度百家 | 騰訊企鵝號 | 新浪微博
和訊名家 | 金融界 | 東方財富 | 雪球 | 搜狐號
大魚號 | 野馬財經 | 網易號 | 知乎 | 一點資訊
抖音 | 微信視頻 | 愛奇藝 | B站 | 快手 | 西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