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日本房產(ID:Japan_gold)| Lyn
大家好!我是日本掘金的Lyn,
本周想跟大家分享的消息有這些——
1.日元兌美元一度升至142日元,成為對沖美國關稅風險的最佳貨幣;
2.受特朗普關稅的沖擊,日本政府計劃向國民每人發放5萬日元;
3.日本銀行發布新管控,簽證過期的外國人將無法正常取款。
日元,再次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風港。
4月4日,日元兌人民幣強勢突破 5.0 大關,截止今天(4月11日)更是升至5.1,刷新了9個月以來的記錄。
另一邊,日元兌美元顯著走強。
在4月11日的外匯市場上,日元兌美元一度升至142日元,創下近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之后反彈至143日元左右。
日元突然提速,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首先,避險情緒高漲,用日元對沖全球貿易摩擦的風險。
隨著近期美國揮舞起關稅大棒,市場對全球經濟降溫的憂慮加劇,美元兌發達國家貨幣的拋售加劇。
由于日元高流動性、日本較低的通脹率和高賬戶盈余等因素,很多投資者轉而購買相對低風險的日元。
正如高盛所言:“一旦美國經濟降溫或陷入衰退,日元將成為投資者最可靠的避險工具。”
此外,全球股價的大幅下跌,也支撐了日元升值。
11日,日經平均指數開盤后急轉直下,一度下跌超過1900日元,跌破33000日元關口,投資者大量拋售股票等風險資產,轉而買入更安全的日元。
再加上日本此前早就說要干預匯率,市場對日本政府行動的預期增大,推動日元進一步回升。
目前,市場普遍預測日元將步入升值通道,高盛集團預計日元將在今年攀升至1美元兌140日元,比當前水平上漲約7%。
日元升值表面看是匯率波動,本質上是全球信心流動的方向。
雖然未來也存在不確定性,但低息且回報穩定的日元資產,仍然是全球投資人士的優選。
美國關稅沖擊當前,日本政府一邊在前方交涉,另一邊也在后方給民眾發福利。
4月9日,日本執政黨提出將實施全國范圍內的現金發放計劃,每人發放4萬或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050元或5100元),不設收入限制,持有長期簽證的外國人也有份。
據日媒報道,現金具體發放形式還有待討論,預算案預計將在6月的國會上正式通過。
雖然發放補貼是日本的一貫做法,但今時不同往日。
在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組合拳下,以出口導向型經濟為主的日本措手不及,石破茂甚至稱其為“國難”。
再加上日本近來物價接連上漲,從民眾到政府,壓力越來越大。
于是,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迅速拍板,準備砸錢穩民心,同時還能拉動消費內需。
畢竟,關稅戰一旦拉開帷幕,破局的關鍵還是得看內需,穩住并提振消費,很重要。
雖然此次發放的金額并不算多,但日本政府愿意做出行動就已經很可貴。
正如接受ANN電視臺采訪的日本民眾所言:“發紅包不知能有多大效果,但能收到紅包還是很高興的。”
不得不承認,在減輕關稅戰對普通民眾的影響上,日本政府的反應速度確實很快。
最后,在日本工作、生活的外國人要注意了:
4月8日,日本金融廳表示,如果外國人的在留資格有效期已過,或續簽后未主動向銀行申報,賬戶將直接被凍結,無法取款或轉賬。
據共同社報道,三菱UFJ銀行和瑞穗銀行已率先施行這一政策,其他銀行將在半年內逐步跟進。
其實早在去年年底,日本警察廳就要求所有金融機構施行這一政策,目標直指近年來愈演愈烈的電信詐騙和洗錢案件。
此前,有名留學生在簽證到期離開日本前,將名下的銀行卡賬戶低價在網絡上出售,幾年后再到日本時,卻在機場被警方當場拘捕。
原來,他出售的銀行卡賬戶被不法分子用來電信詐騙、跨境洗錢。期間毫不知情的留學生,則成為了首要嫌疑人。
在不法分子眼里,外國人的簽證過期后,各類信息透明度比較低,其名下的賬戶剛好能用來“大做文章”。
如今,政策才剛剛推出,由于簽證手續延誤、個人突發狀況等,不少人可能會面臨“賬戶還在,錢卻取不出來”的尷尬境地。
對此,日本各大銀行已經設置了緩沖期和申訴途徑,如果在留資格更新正在更新或已過期,可以申請解凍賬戶,銀行會酌情處理。
在行事比較一板一眼、較真的日本,為了維護秩序和金融安全,初期的不適應是必然要經歷的“陣痛期”。
赴日生活不久的打工人、留學生、移民等群體,還得多多留意自己或家人的在留期限,只要及時更新申請,銀行賬戶的使用就不會受到限制。
如果不再更新在留卡,最好及時到銀行進行注銷賬戶,以免落入不法分子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