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近期醫院犬傷門診接診量日均已增至30例左右,致傷動物以家養和流浪貓狗為主,也有部分患者是被倉鼠、兔子等嚙齒類動物咬傷。”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浙江省新華醫院)急診科榮譽主任周冰之表示,雖然醫院在主城區,但也接診到被蝙蝠咬傷的個案。
家養寵物也有風險
犬傷與季節有直接相關。進入4月以來,杭城天氣晴好、節假日增多,人們衣著單薄肢體外露,外出游玩時接觸動物的機會也隨之增加,更易受傷。同時,隨著天氣變暖,貓、狗等小動物陸續進入發情期,性情變得暴躁,比平時更具有攻擊性,導致就診量出現上漲的情況。
“狂犬病病毒傳染源為哺乳動物,通過皮膚傷口或黏膜感染。家里健康的寵物也有可能攜帶狂犬病病毒。”周冰之主任強調,一旦發作,患者死亡率高達100%,關鍵在于預防。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傳染源是感染狂犬病毒的狗、貓等溫血動物,它通過咬傷、抓傷、舔舐黏膜等方式傳染給人。狂犬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一般在1—3個月內發病,極個別的人潛伏期可能超過1年。
不小心被動物咬傷,如何應急處理?
不少人覺得“傷口沒流血就不用管”,還有人認為可以“自行包扎處理”。
“這些可都是犬傷處置的誤區啊!謹記處理三部曲:清洗→消毒→疫苗注射。”周冰之主任強調,在處置標準上,按照國際通行的三級暴露分級制度:一級暴露為完好皮膚被舔舐,可自行用肥皂水沖洗;二級暴露為皮膚出現傷口但無出血,需就醫進行傷口處理并接種疫苗;三級暴露為有傷口并且出血,需聯合使用免疫制劑。
對于應急處理,周冰之主任分享了規范的處理方法。“被動物咬傷,皮破損,但不嚴重,正確做法是:清洗傷口,盡快接種狂犬病疫苗!”周冰之主任說。
傷口暴露后的幾分鐘之內,用肥皂水和流動清水交替徹底清洗傷口15分鐘以上,可以有效清除大部分病毒。但不要用嘴吸、不要隨便包扎!之后盡快到定點醫院由專業醫務人員進行消毒和疫苗注射,根據情況被動免疫。
狂犬病暴露的傷口在不危及生命的情況下不建議縫合,縫合傷口可能加速狂犬病病毒的入侵,必要時使用破傷風抗毒素及抗菌藥物,預防感染。
如果傷口較深、出血,或咬傷頭面部/手部,醫生會根據暴露情況建議注射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
“為方便市民就診,我們醫院的犬傷門診24小時對外開放,提供傷口處理、疫苗接種‘一站式’服務。就診前也可致電急診醫學科24小時咨詢電話0571-85267119進行相關咨詢。”急診醫學科周冰之主任介紹。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金晶
通訊員 孫金銘
編輯 潘俐
審核 羅祎 馮云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