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吳強帶隊開展巡河、巡林檢查,實地察看水利設施運行、河道水質及生態廊道建設情況。
吳強一行首先來到南新涇泵閘,詳細了解泵閘運行管理情況。該泵閘位于新涇港與淀浦河交匯處,采用“泵站+單孔節制閘”結構,具備引排雙向功能。自建成投用以來,南新涇泵閘顯著提升了區域防汛除澇能力,有效緩解了水動力不足問題。
在新涇港古龍路橋(合川路古龍路),吳強沿河察看水質及沿岸環境,并聽取相關匯報。作為市管河道,新涇港由吳強擔任一級河長。該河道北起天山西路,南至淀浦河,全長7.2公里,平均河口寬25米,兩側陸域控制寬度各6米。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及2025年1—3月,新涇港水質均穩定保持Ⅲ類標準。
隨后,吳強來到東蘭平南調蓄池項目建設現場,聽取工程進展匯報。該調蓄池位于平南路與東蘭路之間,合川路西側,緊鄰新涇港,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調蓄規模達8800立方米,采用“一池兩倉”設計,并配套建設格柵井、閥門井及除臭系統等設施。
最后,吳強察看了滬昆高速生態廊道。該廊道位于滬昆高速北側、疏影路與北竹港交會處,是“十三五”市級重點生態廊道項目,建設面積72畝,于2021年10月竣工。廊道林間便道兩側種植了垂絲海棠、三角楓等色葉樹種,2023年起由莘莊鎮屬地養護。
吳強強調,水務和綠化部門要會同街鎮,加強智慧化監測與常態化巡查,確保河道水質和林地管護問題早發現、早處置。要持續優化河道管理,充分發揮南新涇泵閘的防汛排澇功能,鞏固新涇港Ⅲ類水質成果,做好防汛預案準備,加快推進東蘭平南調蓄池建設,確保項目高標準完成。要進一步提升滬昆高速生態廊道管護水平,探索“生態+休閑”功能融合,為市民打造高品質綠色空間。
記者:李逸
初審:方佳璐
復審:戎長春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