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雷犧牲的時候年僅29歲。歷史沒有如果,但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張太雷如果沒有犧牲,他的人生將會更加精彩,我黨的歷史上也會增添一抹不一樣的色彩。
李大釗對張太雷的評價是“學貫中西,才華出眾!”這絕不是恭維,更不是夸張。張太雷先后就讀于北京大學預科和北洋大學本科,祖上曾是常州有名的世家,非常闊氣。
到了張太雷父親的時候,家道中落。1915年,張太雷考入北大學習,受李大釗和俄國十月革命影響,研究馬列主義并走上共產主義革命道路。
1920年,張太雷參加北京的共產主義小組,并受李大釗委托,到天津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張太雷是第一個在共產國際參加工作的中國共產主義者。他陪同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科爾斯基到中國籌建中國共產黨。
他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同李大釗、張國燾、李達、李漢俊等人會談,決定在上海召開我黨的一大。他是我黨最早參加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活動家。
早在五四運動期間,張太雷就與周總理結下了戰斗友誼,是瞿秋白的入黨介紹人,是我黨少數見過列寧的黨員,參與過中共領袖、共產國際代表、蘇俄使者同孫中山等國民黨要人的多次重要會談,是黨內外、國內外公認的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被譽為“真正的國際主義者”。
籠罩在張太雷身上的光環太多了,1927年,張太雷就是臨時中央政治局五人常委之一。不要以為張太雷是一介書生,只會舞文弄墨,他更是一員戰將,拿槍殺敵毫不含糊。
1927年,張太雷成為我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這一年,對于我黨來說,更是無比沉痛的一年,強大的敵人毫不留情地舉起了屠刀,李大釗、趙世炎、陳延年等一大批優秀的領導人被殺害。
蔣介石叛變革命,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更是讓全國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我黨吸取慘痛的教訓,走上了武裝反抗反動派的道路。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相繼打響,時任我黨中央南方局兼任廣東省委書記的張太雷肩負著廣州起義的重擔。
廣州,是張太雷熟悉的地方,1925年,他曾在這里組織和領導省港大罷工。當他1927年11月26日再次從上海來到廣州,這里早已物是人非,粵軍的張發奎正和桂軍為爭奪廣州打得不可開交。
張太雷決定利用軍閥混戰的契機,精心籌備并發動廣州起義。經過半個多月日夜不斷地精心準備,張太雷決定12月11日凌晨3點半發動起義,起義部隊以廣州城東北角發出的3聲巨響為起義信號,同時從東、南、北三個方向發起攻擊,各起義部隊扛鮮紅的鐵錘鐮刀大旗。
起義按照計劃如期順利進行,僅僅2個小時,起義部隊就奪取了廣州。張太雷是這次起義的總指揮,起義成功后,他出任廣州蘇維埃政府代理主席兼人民海陸軍委員,葉挺出任工農紅軍總司令,秘書長是惲代英。
中午12點,起義者在廣州豐寧路西關園內舉行了慶祝大會,張太雷一身戎裝,佩戴著毛瑟槍和步槍,口袋中裝著手榴彈,站在主席臺上講話,當他宣布“廣州蘇維埃政府成立了”,會場內掌聲雷動,一片歡騰。
會議2個小時后結束,敵人的反撲就來了,張太雷剛回到指揮部,就接到了大北門發生戰斗的情況。張太雷二話沒說,與共產國際代表,德國人羅乃曼一起坐汽車趕往前線指揮戰斗,在大北門直街(今天的解放北路),遭遇粵軍埋伏的槍手射擊,密集的機槍子彈將汽車打成了篩子。
張太雷頓時不省人事,臨終前,他用俄語說了一句遺言:“哎,可惡的魔鬼!”他用生命踐行了了他年少時立下的“愿化作震碎舊世界驚雷” 的誓言,張太雷也是我黨歷史上第一個犧牲在戰斗第一線的中央委員和政治局成員。
巍巍豐碑,烈士永垂不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