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普利茲克建筑獎揭曉,來自中國成都的建筑師劉家琨摘得此獎,他是繼王澍之后中國第二位獲此殊榮者。劉家琨的作品強調因地制宜,立足現實,將歷史與現代、個人與集體記憶相融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在海南,劉家琨主持設計的“后浪驛站”與“火山海岸”兩大項目,成為其設計理念的生動實踐,也為當地文旅發展注入新活力。
后浪驛站
——海口市南渡江入海口區域
海口江東新區擁有31公里美麗海岸線,為充分利用海景資源,激活岸線價值,江東新區在沿海岸線規劃了9個海邊驛站,并邀請了劉家琨、坂本龍?、隈研吾、Patrik Schumacher、Winy Maas等14位國內外一流建筑大師及藝術家參與規劃設計工作。
項目地處南渡江入海口,以“海浪”為靈感,將自然意象轉化為建筑語言。驛站主體形似翻滾的混凝土巨浪,橫向舒展的造型與海岸線相呼應,形成連續的視覺延展。
建筑外立面通過起伏的形態與光影交織,營造出力量感與動態美:南側利用陽光投射出“浪下陰影”,為游客提供遮蔭休憩的空間;頂部以噴白不銹鋼螺紋鋼勾勒浪尖細節,與清水混凝土的質樸質感形成鮮明對比。
功能設計上,驛站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室內空間被打造為海邊酒吧,波浪狀的藍色安全網吊頂模擬水下氛圍,賦予游客沉浸式體驗。室外則利用弧形結構打造露天音樂廳,條紋熒光石混凝土墻面在夜晚如繁星閃爍,配合弱照明系統,營造浪漫聲光環境。
火山海岸
——儋州市峨蔓鎮田來村
“火山海岸”驛站是劉家琨對地質文化的致敬之作。項目毗鄰峨蔓火山地質公園,占地130畝,總建筑面積5.2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7億元,以“地球演變的海邊火山自然體驗地”為主題。
主體建筑通體赤紅,猶如凝固的巖漿,頂層觀景平臺采用圓柱混凝土與輕鋼結構,可遠眺黑石嶙峋的火山海岸線。激浪拍打火山巖的壯闊景象,與遠處的風車、環島公路、藍天碧海、白云樹林等共同構成一幅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畫卷。
目前,火山海岸驛站設有游客接待中心、新華書店、房車停車位、充電樁等,并依托獨特地貌開發火山攀巖、地質探險、海上運動等項目。
建筑兩側延伸出“熱帶植物藝術公園”與“海岸地質公園”,形成“一軸兩翼”格局,既滿足旅游服務功能,又成為科普自然演變的活態展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