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鐘 封面新聞記者 劉彥君
清明過后,四川廣安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田間課堂”。
面對今春降雨量較常年同期減少四成的嚴峻旱情,省級專家團隊通過啟動2024年高素質農民培育訓后跟蹤回訪培訓,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送去“及時雨”般的精準技術指導。
當前正值春耕關鍵期,廣安市水稻育秧技術不成熟、水資源短缺等問題突出。在廣安區的水稻育秧現場,鄭家國研究員卷起褲腿下到田里,手把手示范旱育秧技術。“淺水勤灌要像這樣控制水量”,他一邊說一邊用秧盤演示節水技巧,“覆蓋保墑能減少三成水分蒸發”。
鄭家國研究員在武勝縣萬隆曹敏家庭農場指導水稻育秧
農戶劉江華蹲在田埂上認真記錄,不時用手比劃測量秧盤間距。“以前育秧全憑老經驗,現在才知道科學方法能讓成活率提高兩成”。目前,全市92%的稻田已完成育秧,秧苗長勢良好。
走進鄰水縣的油菜田,金黃的油菜花海泛起陣陣波浪。崔成研究員撥開茂密的植株,為農戶講解合理施肥、病蟲害防治和適時收割等技術要點。學員宋彬表示,“崔老師教的灌漿期管理技巧很實用,今年油菜長勢比往年好,預計能多收一兩成。”
崔成研究員在鄰水縣豐禾鎮張培洪家庭農場指導油菜生產
武勝縣柑橘園里又是另一番景象。何禮研究員從修剪整形、肥水管理到病蟲害防控,逐一示范操作,為后續結果奠定基礎。學員胡云華說:“何老師手把手教我們怎么管春梢,以前都是憑經驗,現在才知道科學方法能省工又增產。”截至目前,全市柑橘種植面積達到77萬畝,已完成果園春管60余萬畝,為多產果、產好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何禮研究員在武勝翠橘園家庭農場指導柑桔春管
培訓結束時,許多農戶的筆記本已記得密密麻麻,大家表示,這樣的培訓“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真正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而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認真整理的“跟蹤服務記錄表”,上面寫滿了農戶的技術需求。
這種“專家駐村、技術到田”的服務模式也將持續推進。下一步,廣安市農業農村局將結合此次培訓經驗,進一步擴大技術覆蓋面,針對不同作物和生產環節開展專項指導,為全年糧食豐收和農民增收保駕護航。(廣安市農村農業局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