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后的乒乓球奧運冠軍張繼科,近期因一則“豪言”再次成為輿論焦點,在4月9日的直播中,他宣稱:“只要文化課四門總分350分以上,跟我練2-3年,有等級證書211大學隨便挑!若文化課達到400分,985大學也沒問題!”這番言論迅速引發熱議,有人質疑其真實性,也有人將其視為體育特長生升學的新希望
37歲的張繼科曾是乒壇傳奇,445天完成大滿貫的紀錄至今無人打破,2023年退役后,他轉型為教練,開設線下球館并推出線上課程,目標群體明確鎖定在13-18歲的初高中生,他的教學定位并非單純培養職業運動員,而是瞄準了一條更現實的賽道:通過“體育單招”政策,幫助學生在高考中彎道超車!張繼科在直播中多次強調“專項成績+文化課”的雙重優勢,根據國家體育單招政策,學生需參加文化考試(四科滿分600分,最低線180分)和專項測試(滿分100分,最低線40分),而張繼科將文化課門檻提高到350分以上,聲稱這種“高配”組合能讓學生在競爭中碾壓對手,他以去年輔導的學生為例:“有人進了北大、浙大、吉林大學等。”
盡管張繼科的承諾被部分網友調侃“低估了985的卷度”,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抓住了家長的核心焦慮,當前,體育單招錄取率低,尤其是頂尖高校的名額極為稀缺,例如,北京大學2024年乒乓球單招僅錄取2人,且專項成績需位列全國前八,張繼科的優勢或許在于其奧運冠軍的光環與資源,他不僅能提供高水平的技術指導,還可能通過行業人脈為學生爭取更多機會
張繼科的承諾背后,折射出中國教育體系的復雜現實,一方面,體育單招政策為特長生提供了升學通道,體現了國家對多元化人才的重視;另一方面,優質教育資源的高度集中,讓普通家庭不得不尋求“捷徑”,張繼科的案例中,文化課350分的要求遠高于國家最低線,這恰恰暴露了體育生群體的困境,即便政策存在,若沒有足夠的文化課基礎和專項實力,仍難突圍;值得肯定的是,張繼科試圖打破“體育生=文化課差”的刻板印象,他強調專項技術決定下限,文化課決定上限,這種理念與近年來高校對體育生綜合素質的要求提升不謀而合,例如,清華大學在2024年明確提出“體育特長生文化課需達到一本線70%”
當然,爭議也提醒我們保持理性:名校錄取終究是綜合實力的比拼,絕非一句“隨便挑”可以概括,但對于那些渴望通過體育改變命運的家庭而言,張繼科的嘗試至少打開了一扇窗,透過這扇窗,他們看到的不僅是奧運冠軍的背書,更是一種對教育公平的另類詮釋
而張繼科的轉型,與其說是一場“流量生意”,不如看作體育人探索社會價值的縮影,在競技場之外,他用球拍為下一代鋪路,無論最終成效如何,這種跨界突圍的勇氣,本身就值得一份掌聲,畢竟,教育的意義從來不止于結果,更在于點燃希望的過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