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中網(ID:China-Venture)
作者:陶輝東
一家中國EDA巨頭正在升起
在大家期待A股IPO再次加速之際,并購熱也仍在持續發力。近日,又一家IPO輔導中的公司,選擇放棄獨立IPO轉向并購。
3月30日晚,華大九天披露了交易預案,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芯和半導體100%的股份。
這起并購交易的雙方都來頭不小。華大九天是大名鼎鼎的“國產EDA一哥”,目前在創業板上市值達600億元。芯和半導體也是一家國內的EDA明星公司,創立以來已融資7輪。如果交易成功,這將是國內EDA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并購交易。
今年2月份,芯和半導體剛剛在上海證監局完成了IPO輔導備案登記,僅僅一個月后就轉而走上了“并購”這條快車道。
在半導體業界,這起并購也備受關注。眾所周知,EDA被稱為“芯片之母”,與光刻機一樣,都是半導體產業鏈中技術壁壘最高、被海外巨頭壟斷最為嚴重的環節。目前,新思科技(Synopsys)、楷登電子(Cadence)和西門子三大巨頭全流程、大比例地壟斷全球EDA市場,地位難以撼動。雖然近年來中國涌現出了百余家EDA企業,國產替代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絕大部分企業都以點工具為主,別說挑戰三大巨頭,與ANSYS、Silvaco、Altium等第二梯隊企業也還有巨大差距。
目前,新思科技在納斯達克的市值約6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00億元。同時,中國已有華大九天、概倫電子、廣立微三家EDA公司完成上市,它們的市值加起來大約是800億元,僅僅是新思科技一家市值的零頭。
中國EDA產業要真正崛起,迫切需要走出“小而散”的局面,發展出自己的巨頭,而華大九天正是最有希望的那個種子選手。因此,芯和半導體的這起并購,不應簡單解讀為IPO困難形勢之下的無奈之舉,這也是中國EDA產業繼續向上突破客觀規律要求。未來,這筆交易不僅將重塑國內EDA產業的競爭格局,還有望撼動全球EDA市場的格局。
1
海歸博士創業,獲上海國資鼎力支持
創立于2010年的芯和半導體(當時名為蘇州芯禾),是中國最早向EDA發起沖擊的本土企業之一。
芯和半導體的兩位主要創始人凌峰和代文亮,都有在“三巨頭”的豐富工作經歷。
凌峰本科畢業于南京理工大學,2000年獲得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博士學位。大學畢業后,最初在摩托羅拉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但不久后加入了一家EDA初創公司Neolinear。這家公司后來被楷登電子收購,他也進入了楷登電子工作。2007年,凌峰以合伙人的身份參與創立了另一家EDA公司Physware,后來被西門子收購。
代文亮則是電子科技大學碩士、上海交通大學的博士,曾在楷登電子上海全球研發中心擔任高級技術顧問。
盡管創始團隊背景如此豪華,芯和半導體的創業之路依然非常艱辛。芯和半導體2010年成立,此時距離國家大基金的成立還有4年,半導體產業還遠沒有后來那么炙手可熱,而EDA又是在半導體產業中的冷門賽道,關注者甚少。代文亮回憶他創業時的想法是,他覺得“有空間、有積累,也有一些機會,我就決定還是試一試”。創業之初,芯和半導體的團隊窩在一個小房間里搞研發,用了差不多4、5年的時間。
EDA工具的試錯成本很高,無論是芯片設計公司還是晶圓廠,都不會輕易采用新的EDA軟件。甚至,有客戶還會要求付費試用。為了打開市場,芯和半導體提出的戰略是,去做客戶有痛點,而大廠不愿意做或者反應慢的事情。具體而言,芯和半導體選擇了仿真作為突破口,這是EDA工具當中公認的硬骨頭。一些同行聽說芯和要做仿真,都覺得他們瘋了。
另一個戰略是,芯和半導體與各大EDA巨頭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將自己的產品無縫嵌入到它們的主流EDA設計平臺中,從而打破用戶使用門檻。目前,芯和半導體已經是新思科技、楷登電子、西門子和Ansys的全球官方合作伙伴。
尤其令人稱道的是,為了更好的迭代自己EDA工具,芯和半導體還“被迫”殺進了芯片設計領域,讓自己的芯片設計部門來充當EDA產品的客戶。芯和半導體為此推出的IPD濾波器產品,后來還成了支撐公司發展的拳頭產品。
芯和半導體能有機會發展起來,國資和產業方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2015年,芯和半導體完成了A輪融資,投資方是上海物聯網基金和中芯聚源基金。
2019年,芯和半導體獲得了浦東科創集團旗下張江火炬創投的A+輪投資。至今,浦東科創集團仍然是芯和半導體除創始團隊外最大的股東,持股比例高達16%。
可見,芯和半導體得到了上海國資的鼎力支持,在半導體投資的寒冬期沒有因為缺乏資金而夭折。
2021年之后,由于國內半導體賽道投資升溫,芯和半導體的融資形勢也為之一變,節奏越來越快。在2021年、2022年的兩年時間,芯和半導體完成了四輪融資,浦東科創集團、興證投資、晶凱資本、海望資本、上汽集團旗下的尚頎資本、上海城投控股等眾多機構慷慨解囊。
在融資加快的同時,芯和半導體也在技術、產品、市場多方面不斷取得突破。2020年,芯和半導體發布了首個國內亞馬遜EDA云平臺,這一年還獲得了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21年,芯和半導體全球首發了3DIC Chiplet先進封裝系統設計分析全流程EDA平臺。2022年,芯和半導體成為了首家加入UCIe聯盟的中國本土EDA企業。2023年,芯和半導體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24年,芯和半導體推出新一代3D多物理場仿真平臺XEDS和散熱分析平臺Boreas。
目前,芯和半導體的產品已在全球500多家知名企業成功實現商用,構建起了龐大且穩固的產業合作生態,其EDA工具已經獲得了包括臺積電、三星、格芯、中芯國際、意法半導體等全球主流晶圓廠的認證。
華大九天披露的交易預案顯示,芯和半導體2024年營業收入達到2.65億元,同比增長了150%,同時錄得了4813萬元凈利潤。
2
一家中國EDA巨頭正冉冉升起
對于力爭要做“全球領先的EDA供應商”的華大九天來說,選擇買下芯和半導體并不令人意外。
華大九天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家擁有特定領域全流程,且在局部領域技術領先的EDA公司。這次收購,更是華大九天向全流程、全領域、全球領先的EDA供應商邁進的道路上的關鍵一步。華大九天的強項是模擬電路設計,芯和半導體擅長的則是射頻仿真和先進封裝,這正是華大九天的短板。并購完成后,華大九天將成為國內唯一覆蓋“芯片設計-制造-封裝”全流程的EDA企業,并在部分產品線上直接對標三巨頭(新思科技、楷登電子、西門子EDA)。
不夸張的說,華大九天肩負著中國EDA產業“全村的希望”。華大九天創始人劉偉平,堪稱是中國EDA工具研發的第一人。他1988年在復旦大學微電子專業讀研期間就加入國家重點項目“熊貓ICCAD系統”研發團隊,這是中國首款自主知識產權的EDA工具。劉偉平全程參與底層開發,親歷了從技術攻關到1990年系統發布的歷程。
從復旦畢業后,劉偉平加入北京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后更名為中國華大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歷任課題組長、副總經理等職,主導EDA工具開發及集成電路設計業務。2009年,劉偉平率領中國華大的EDA部門獨立出來,創立了華大九天。
十多年來,華大九天從一度瀕臨絕境,劉偉平甚至不得不賣房支持,到逐步發展為國內唯一能提供模擬電路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的企業,并在部分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華大九天在國內本土EDA企業中的市場份額占比在50%以上,是國產EDA的絕對龍頭。
2022年華大九天成功登陸創業板之后,受到了投資者的熱烈追捧,目前市值超過600億元,市盈率超過700倍。上市以來,華大九天的業績也保持著高速增長,2024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7.44億元,同比增長16%。與此同時,華大九天的毛利率常年維持在90%左右,堪比茅臺。
但是,對華大九天來說,上市僅僅是一個起點。因為要挑戰國際“三巨頭”在EDA市場的地位,華大九天面前的路還非常之長。
雖然華大九天在國內本土EDA企業中的市場份額占比超過一半,但與“三巨頭”相比依然是小巫見大巫。根據賽迪智庫數據,2022年華大九天在中國EDA市場市占率僅為7%,而三巨頭的市場份額合計達73%。
一套完整的EDA工具鏈包含超過90個細分環節,涉及算法、工藝模型、數據庫等多個高技術壁壘領域。中國EDA企業與海外巨頭們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中國企業往往只有點工具的突破,而沒有全流程的覆蓋能力。作為中國EDA絕對龍頭的華大九天,一般認為全流程覆蓋率仍不足50%。而國際三巨頭可以覆蓋超過90%的工具鏈。
為了奮起直追,華大九天上市后在研發上甚至比上市前還要拼。上市前,華大九天的研發投入占總收入的比例保持在50%左右,這已經是一個相當高的水平。上市后,華大九天的研發投入比例逐年上升,2022年提升到61%,2023年提升至68%,2024年前三季度更是已經達到了令人震驚的73%。
而在加大研發投入之外,華大九天干的另一件事,就是利用上市的有利地位,不斷展開收購。
其實,放眼全球,EDA三巨頭在各自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也非常依賴收購。就像前面提到的,芯和半導體創始人凌峰過去工作、參與創辦的兩家EDA創業公司,后來都是被三巨頭所收購。新思科技是業界著名的收購狂魔,靠著上百次的收購最終成為全球EDA巨頭。2024年,新思科技還宣布將以350億美元收購全球第四大EDA工具廠商Ansys,如果交易完成,不僅將是有史以來最大EDA收購案,也是半導體領域最大的收購之一。
上市后,華大九天曾提出要采取“自研+并購”相結合的方式,打造支持先進工藝的設計、制造、封測全流程EDA系統。在芯和半導體之前,華大九天已經有多筆投資落地。
早在完成上市的同一年,華大九天就以1000萬美元現金收購了芯達科技,補齊了數字設計和晶圓制造EDA工具方面的短板。
2024年6月,華大九天從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等股東手中,收購了阿卡思49.75%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阿卡思的核心人員來自楷登電子、新思科技等國際知名EDA公司和芯片設計公司,是國內不多的專注于芯片數字前端形式化驗證的EDA創業公司。通過此次收購,華大九天不僅獲得了寶貴的相關知識產權,也收獲了阿卡思的大批在業內巨頭新思、楷登有過工作經驗的員工。
除了收購,華大九天也在學習華為哈勃開展戰略投資,投資了亞科鴻禹、睿晶聚源、菲斯力芯等眾多創業公司。
另外,華大九天不久前還宣布出資1億元,與北京盛世智達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紹興濱海新區集成電路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作設立了一只5億元的產業基金,目的是“快速布局EDA相關標的,打造全流程EDA工具系統”。
華大九天已經是國內規模最大、產品線最完整、綜合技術實力最強的EDA企業,未來則有望成為一家真正的EDA巨無霸企業,與海外三巨頭們并駕齊驅。
說明:發布并不意味著我們贊同其觀點,只為多一個視角看待問題,部分信息和圖片無法核準,如涉權益,煩請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有融資需求請加微信(FA_rzj),為方便備注,申請好友時請發送(姓名·城市·公司·職務)
- The End -
我們已經與阿里巴巴創新投資、達晨創投、高瓴資本、高榕資本、高特佳投資、戈壁創投、國新風投、國中創投、紅杉資本、華映資本、火山石投資、IDG、經緯中國、今日資本、紀源資本、君聯資本、聯想之星、藍馳創投、梅花天使基金、平安創投、啟賦資本、軟銀中國、賽伯樂投資、賽富基金、深創投、天圖資本、騰訊投資、五源資本、毅達資本、英諾天使基金、優勢資本、真格基金、浙商創投、中國風投、中國文化產業投資等近千家知名投資機構2000余名專業投資人建立廣泛聯系和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