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僅有一版,后來一度再版困難,曾在二手市場賣至千元的神書。先知書店上架本書后售罄多次,現再次到貨,數量有限,不容錯過。
這本書被讀者認為是,“水平極高”,“值得一讀再讀”,“看完后對中國社會認識可以上一個層次。”
可以說,本書對理解當今中國種種現象極具啟發性。理解今日中國,需要理解政府行為,而政府行為必然涉及財稅。政府財稅收支——錢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又影響到每一位國人。
也可以說,本書抓住了一條影響中國過去幾十年,但卻容易忽略甚至被無視的重要暗線:理解今日中國治理的起點不是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更重要的是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
甚至可以說,94年稅改影響,不比改革開放小。在這之后各級政府種種行為模式,以及城市化、土地、房子……哪一樣都與94年稅改有關。有沒有稅改,就是兩個不同模樣的中國。
稅改不僅是一次財政變革,更是一次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經濟變革。稅改之后,土地財政成為地方政府普遍行為模式:土地開發和土地轉讓高潮出現,房地產一步步成為中國經濟支柱。
這種模式也在帶來副產品:房價飆升、“空城”現象、曾經紅火一時的鄉鎮企業銷聲匿跡……
而《以利為利》,不僅以翔實數據與資料,解答了分稅制改革始末。更像進入企業內部那樣進入政府“內部”,理解和闡釋政府行為與動機,解開當今社會諸多現象的背后謎團:
分稅制對中國社會到底有什么深遠影響?普通人扮演了什么角色?房地產為何能影響幾代人財富?……
《以利為利》作者周飛舟,與周雪光、周黎安老師并稱“三周”,都是政治社會/經濟社會學領域的大牛。《以利為利》即是周飛舟老師十年研究脈絡的系統整理。可以說,中國過去幾十年發展的重要驅動因素,都在里面了。
政治/社會學學者周雪光:這本書的基本判斷,觀點明確,立論堅實。在中國改革走過一個完整周期后回頭來看,這些基本判斷仍然熠熠發光,意義深長,經得起時間考驗。
這本書看起來有點深,其實卻好讀。周飛舟老師能讓晦澀話題清晰易懂,是讀者之幸。
要說美中不足,就是一些關鍵時刻的點到為止,但讀者自會有自己的思考與判斷,而這大概也是能出版的原因之一。
無論是大眾讀者,還是商業界、學術界,對本書的評價都非常高,這是一本理解中國政府與中國經濟運作必不可少的案頭書。《以利為利》豆瓣高達9.3分,基本是國內此類書籍的高分天花板了。更為讀者之幸的是,本書在絕版許久之后復活,且內容無任何刪減。先知書店現貨發售。長按下圖,識別圖中的二維碼,即可一鍵收藏(還可在規格內選購“周飛舟作品集”):
添加:Leonardo20103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