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不法分子通過對保健品進行包裝、虛假宣傳,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將“黑手”伸向老年人。近日,80多歲的陳伯差點“中招”,幸好江門市公安局江海分局、東南村委會和轄區銀行聯動協作,及時勸阻攔截,這才成功止損20萬元。
民警到老人家中做勸阻工作。
3月27日,江門市公安局外海派出所的社區民警謝文獻接到東南村委會工作人員的緊急來電稱:該村87歲的村民陳伯疑似遇到詐騙,請民警立即上門勸阻和進行反詐宣傳。
接到電話后,民警謝文獻迅速趕赴陳伯家中了解情況。經了解,當天陳伯獨自來到外海街道一銀行網點欲取20萬元現金,大額取現的行為引起了銀行職員的警惕。為保障客戶的資金安全,銀行職員耐心詢問陳伯取錢的目的,但陳伯回避問題執意要取錢。溝通期間,銀行職員得知陳伯是東南村的村民,察覺異常后立即聯系了該村委會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到場制止后,勸說陳伯回到家中,并陪伴其等待民警上門。
在陳伯家中,民警向陳伯了解取款用途,但他始終不愿告知。通過觀察,民警發現陳伯客廳的茶幾上擺放著保健品和治療儀器。于是以此為切入點,關心陳伯的日常生活和身體狀況,漸漸打開了他的話匣子。由于陳伯的年紀越來越大,患上了一些基礎病,然而治療許久未能痊愈,這令其備受困擾。在了解具體情況后,民警判斷陳伯可能受到了老年人保健品或街頭詐騙的影響,才有了這樣大額取款的行為。
為防止老人遭受經濟損失,民警和村委會工作人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說陳伯,并進行宣傳教育。在宣傳教育過程中,民警詳細講解了老年人保健品詐騙和街頭詐騙的常見手段及危害,提醒陳伯要保持警惕,切勿輕信陌生人的推銷。并介紹了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以及遇到詐騙行為時應采取的應對措施。
通過共同努力,陳伯逐漸認識到了自己行為的危險性,并表示今后將加強自我防范意識,不再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語。民警還聯系了陳伯的家屬,叮囑家屬加強對老人的關心和照顧,定期與老人溝通,及時了解其生活和思想狀況,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采寫:新快報記者 李紅云 通訊員 高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