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貿易戰前:不投降就給你們斷供高科技產品,讓你們倒退回幾十年前用大哥大pp機的年代!
打貿易戰后:不投降就給你們斷供大豆,讓你們都用不上大豆!
這個世界上有80億人口,中國有14億人口,美國只有3.6億人口。
為什么美國人不買你的東西了,你就覺得遇到難關了?
為什么就非要把商品賣到美國?沒了美國你過不下去?
其實應對方法有很多
1、比如我們先跟低稅率國家貿易,讓低稅率國家當二道販子
2、擴大內需,哪吒2表明,中國人可以自給自足,國補新一輪勢在必行
3、精兵簡政,削減不必要的開支,尤其是某些地方的形象工程
4、補貼外貿企業、增設低息商業貸,對抗關稅帶來的損失,幫助企業熬過難關,到特朗普下臺為止
5、建立新的貿易體系,中日韓歐洲,聯合起來不跟美國玩,孤立他
6、擴大招商引資策略,吸引外國企業到中國建廠
中國失去美國市場后,外貿企業不得不再次聚焦國內。中國只有拉動國內消費,才能扭轉通貨緊縮,消化關稅帶來的影響。
對于普通人來說,最正確的方法就是無腦相信國家就完事,如果你自認為聰明絕頂,那就信你自己的認知。你認為美國要贏正好股票暴跌,你趕緊入市只要漲回高點就能躺賺20%。歷史上輕視老中的都被回旋鏢打了臉,和老中鐵了心對著干的都沒好下場。
抗戰時美國蘇聯支持國民黨和我黨分開建國,被無情打臉。重慶談判時光頭看不起教員,結果自己逃到小島上政權都丟了。建國后美國認為中國一個農業國不敢出兵朝鮮,結果在朝鮮被暴打一通,杜魯門因此總統都丟了。蘇聯和中國交惡,中國分別出兵越南和印度,直接打斷了兩國的國運,蘇聯在整個世界島東南部的戰略布局成空,可以說蘇聯的滅亡中國出了大力。
新中國有這種對上誰誰死的“因果律”武器你怕啥?還是你自認為你的認知和國際視野比杜魯門,斯大林還高?
作為一個工業國,只要可以維持進口的資源原材料足夠生產本國所需的產品同時有足夠產品賣出去換取資源原材料經濟就沒有問題。
以這個角度看你會發現——和美國貿易的唯一目的實際上就是單純因為美元霸權被許多資源型國家承認為了獲取美元用于和資源型國家貿易獲取原材料僅此而已。
而美國實際上什么也不用管,只需要開動印鈔機印出美元就可以獲取全世界的資源,工業品。還牛的一批覺得美元和水,空氣一樣是人類必須品
美國到底憑什么這樣硬氣?
說白了就是因為這種不合理的貿易太久太久了。
趁著這個機會多和資源國推進去美元才是唯一破局方法,以物換物都可以。
按照目前的生產力不考慮其他因素只要原材料沒問題,我們完全可以維持獲取循環,國內保持高度穩定,自然不怕任何非軍事進攻手段。美國武力上又打不贏東大,自身內部矛盾多拖都把美國拖死了。
可以說只要世界上的主要原材料資源國不認美元,美國就完了。如何讓這些資源國認為不認美元是安全的,不會被美國軍事和非軍事手段揍,也是一個突破口。
下面我們推演一下,整個貿易戰大概要維持多久?
戰可能呈現三種路徑:
1.情景一:沖突升級(概率30%)
- 特征:科技戰、金融制裁與關稅疊加,全球貿易萎縮1%,中美GDP增速分別降至4.5%和1.8%。
- 持續時間:5年以上,進入“體系性重構階段”,形成中美主導的平行貿易網絡。
2.情景二:有限緩和(概率50%)
- 觸發條件:2026年美國中期選舉后,雙方通過“關稅豁免清單”局部妥協。
- 持續時間:3-5年,博弈僵持但避免全面脫鉤,全球貿易恢復至2024年水平。
3.情景三:快速和解(概率20%)
- 前提:美國經濟衰退壓力激增(如通脹突破5%),或中國科技突破(如半導體全產業鏈自主)改變博弈籌碼。
- 持續時間:2-3年,通過WTO改革或雙邊協議達成階段性停戰。
從10年前甚至20年前,我們就提出要從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隨著近幾年國內科技發展,中國商品逐漸成為世界需要甚至不可替代的供應鏈,這就是咱們英明決策的戰略布局。就像現在的越南就挺慘,它還處于低端制造業,主打廉價低成本,很容易被替代。所以前幾天越南股市大跌7%,就是這個原因,別看這幾天越南跪的挺快,但是這真的沒用,你的產業結構決定的!倒退個幾十年都不意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