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止跌回穩態勢是否形成,我覺得主要看兩個方面,一個是二手房交易量,一個是租金價格。二手房交易量反映著老百姓真實的購房需求,租金代表著本地的真實需求?,F在來看,很多城市這兩項指標表現都還不錯,止跌回穩是有成效的。” 日前,精瑞人居發展基金會主席,全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教授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這樣評價近期房地產指標。
▲聶梅生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報告顯示,2025年一季度,全國50個重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322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多個城市3月房地產數據亮眼,“小陽春”態勢明顯。如北京3月新房成交量環比上漲107%,同比上漲51.7%,二手房網簽量環比上漲50.3%,同比上漲29.0%;3月上海新房共成交環比上漲130%;3月廣州二手住宅網簽環比增長73.08%;多個熱點二線城市成交量也增幅明顯。
另一方面,“好房子”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住建部3月31日發布的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被認為是為“好房子”設定標準。廣州首批配售型保障房開始申購,各地保障房項目陸續上市。
近日,精瑞科學技術獎頒獎暨人居新質生產力白名單發布會在京舉辦。會后,紅星新聞記者對聶梅生進行了專訪,就近期房地產市場熱議的“止跌回穩”態勢、“好房子”標準、保障房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談趨勢:
“止跌回穩”是否有成效
關鍵看二手房交易量和房租
紅星新聞:從去年9月份至今,一系列房地產刺激政策陸續出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再次強調了“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要求,各地房地產市場交易數據也有了起色。您如何看待今年的房地產市場發展趨勢,“止跌回穩”的目標能否達成?
聶梅生:目前中國房地產的差異性很大,不能一概而論,即使是同一個城市,北京的五環外和三環里的市場狀態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一城一策、精準施策”是很有必要的。整體來看,一系列優化調整政策接力出臺并逐步落實后,很有成效。
我認為,“止跌回穩”是否有成效,要看兩個方面。
第一是看交易量,尤其是二手房交易量。二手房的交易量反映了老百姓實實在在的購房需求和決心,這部分需求是十分真實的,這和“炒房”完全不一樣。
如果一個城市或者城市的某個區,二手房交易量上升,就是在透露一個積極信號。雖然初期可能是通過“以價換量”來實現的,但由于前些年房價漲幅較大,即使出售時降價,很多人相比購房時也有了一定收益。其賣房后再去置換新的房子,買其房子的人可能也賣掉了自己原來的房子,一次二手房的交易,往往是三四家的交易鏈條,二手房流轉起來之后,市場就熱起來了。
目前來看,已經有不少城市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上升,二手房交易量的提高又會帶動一手房交易。
第二個就是看租金,一個城市的租金只要能穩住,甚至有小幅上升,房地產市場就不會差。不管是國內和國外,租金始終是房地產市場的“晴雨表”。通過租金是否穩住,能夠判斷這個城市房地產市場是投資客居多還是居住需求多。租金能夠穩住,意味著這個城市的住房真實需求即居住性需求占主體,如果租金上漲,意味著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
簡而言之,如果這兩個指標向好,基本能判斷相關政策取得了成效。以北京為例,近期二手房交易量上升明顯,租金也基本穩定,形勢就是比較好的。當然整體來看,要客觀、分區域看待現在的房地產形勢,趨勢是向好的,既不能完全唱衰,也不應過分樂觀。
談“好房子”:
過去的高檔房標準如今是“標配”
“好房子”利好房地產市場流通
紅星新聞:“好房子”這一概念已經提出近兩年,今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近期發布的《住宅項目規范》也被認為是“好房子”的新標準。這一概念也在市場上得到體現,很多房企推出高得房率、智能化等樓盤入市。您如何看待在“好房子”的問題上,如今房企競相“內卷”的現象?您覺得下一步“好房子”會有什么新的要求和影響?
聶梅生: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提高住宅質量的要求是一直存在的。但在房地產快速發展的那些年,開發商對營銷的重視明顯超過對房屋質量的重視。因為綠色環保等高標準的房子意味著更高的成本,定價也會更高,導致好房子未必是好賣的房子。而當時的消費者相對而言,更看重房子的價格和升值空間。
如今情況已經發生了完全轉變,市場上想要購買新房的群體,特別是置換購買新房的人,都是奔著更好的生活質量去的,對房屋質量要求會更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科技的依賴性普遍提高,對于追求房屋質量的購房人來說,房子的很多配置已成為剛需。過去可能是高檔房標準的設施,如今已經成了“標配”。
另一方面,把商品房的品質推高,才能促進大家把現在的房子騰出來去置換新房,讓房地產市場流通起來。如果你的新房還沒有我現在住的房子好,我為什么要去換房買你的房子?現在說的“第四代住宅”,肯定要比過去一代、二代配置好,品質更好、性價比更高,才能對潛在購房人有吸引力。
談保障房:
必須要有“好房子”配置
還應有強制退出機制
紅星新聞:住建部要求,各地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設成“好房子”。在您看來,保障房“好房子”的標準應具備哪些特點?
聶梅生:“好房子”的配置,保障房也必須要有,不能偷工減料。關于保障房的“好房子”標準,住建部門制定規定和要求,基本的質量必須有保障,比如抗震、防火、耐久等,保證房子不是偷工減料的。讓保障房在一定價格要求下,保證基本供給。
另一方面,“好房子”的標準應該是分級的,要和價格有關系,也就是說要有性價比,優質優價,而不是用一個籠統的標準來平均要求。可以類比酒店的分級,有一到五星,保障房肯定不能是五星標準,可能在三星左右。五星標準的高檔商品房就是會比三星標準的房子配置更要好,這是合理的。
紅星新聞:保障房如何公平地保障更多需要保障的群體,您有什么看法?
聶梅生:在準入標準之外,保障房還應該有明確的退出機制,包括主動退出和被動退出。目前的保障房設置了退出機制,允許幾年之后原價、折價主動退出,但還應該有強制的退出標準。
保障房應該和薪酬直接掛鉤,對于剛工作的年輕人、新市民、收入相對較低的人,應該享受保障房。但當你隨著職業發展收入上去之后,就沒有資格繼續住保障房,應該退出,給到新的有需求的人。沒有這種退出機制,就會影響保障房的公平性。
紅星新聞:今年多地保障房陸續上市,您認為今年會是保障房大規模入市的階段嗎?未來保障房會如何發展?
聶梅生:保障房下一步是否會大規模進入市場,要看市場的反應。
一個理想的狀態是,政府收購存量房或白名單中的商品房成為保障房,保障房供應增多,商品房供應減少,供需變化推動了房價上升,也促進大家去購買商品房。存量房問題解決了,低收入群體住房保障有了,房價也穩住了,既拉動經濟又穩定市場,還解決了保障問題,皆大歡喜,這是多贏的最好結果。
但這種平衡要接受市場的檢驗,需要小心分析市場的反應,及時調整政策,還要堅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準施策”。
紅星新聞記者 劉亞洲 付垚
編輯潘莉 責編 李彬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