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已將“對等關稅”征收范圍擴大至醫藥領域。美國是中國是第一大藥品出口國,原料藥中國出口最主要的產品。有部分國內消費者擔憂,來自美國的常用藥品或因供給減少而價格上漲。
美團數據顯示,截至4月9日,用戶在平臺搜索“進口藥”關鍵詞激增178.5%。部分進口慢病用藥,如治療乳腺癌的輝瑞阿諾新搜索量日環比增長125.53%。暉致旗下治療高血脂、高血壓的立普妥、絡活喜,搜索量也都突破年度月均峰值。
記者了解到,藥企及線上醫藥平臺等相關方已開始研判該事件產生的影響。
“自關稅消息宣布以來,確實發現進口藥搜索量漲得非常快”,美團自營大藥房相關負責人表示,并稱暫未發現上游供給受到影響,“(美團自營大藥房)進口原研藥供給穩定充足,希望大家按需理性購藥。”
有機構研報分析認為,中國對美關稅反制,對藥品、血制品、器械、上游等有一定正向影響,甚至有利于國產升級;而對中藥、藥店流通、醫療服務、CXO、原料藥等影響相對較小。
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對美國在醫藥貿易中處于順差地位。美國制藥原料高度依賴從中國進口,且從出口市場角度考慮,美國藥品銷售也極度需要中國市場。
作為美團醫藥健康旗下的自營快遞電商,美團自營大藥房已覆蓋市面上常見的進口原研藥,產品共計1224個。為響應部分用戶對進口藥的需求,美團自營大藥房宣布啟動多項舉措,確保供給穩定、價格穩定,全力保障高需進口藥平價供應。
“我們不會漲價,大家不用囤藥。”上述負責人說。
從美國市場需求看,近90%的抗病毒和抗生素仿制藥依賴進口活性藥物成分,約80%的原料藥來自海外,這使得美國難以在短期內擺脫對進口藥品的依賴。行業人士認為,關稅政策沖擊下,對醫藥產業鏈的影響較為復雜,并且可能仍然存在變數。近日,已有多家國內藥企對美國計劃對藥品征收關稅一事作出反饋。
業內人士分析介紹,整體來看,我國醫藥產業貿易伙伴正變得多元化。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對我國醫藥產品的接受程度、需求量逐年提升,我國醫藥產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額占比繼續提高,2024年較2023年提高4個百分點,達到41.4%的歷史高點。主流判斷認為,在上下游供需關系持續改善的行業背景下,新興市場出口仍有可為。
責編:彭勃
校對 :??李凌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