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長江干流上,一條綿延1800公里的“清潔能源巨龍”橫跨高山峽谷,串聯起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和葛洲壩六座梯級水電站,共同組成了世界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清潔能源走廊。這條“綠色動脈”不僅是全球水電工程的巔峰之作,更是中國推動能源革命、實現“雙碳”目標的戰略性工程,為區域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提供了典范。
一、超級工程的“硬核”實力
?規模之最?
六座梯級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7169.5萬千瓦?,相當于3個三峽電站的裝機規模,年均發電量可滿足約3億家庭一年用電需求。其中,白鶴灘水電站以1600萬千瓦裝機容量位居全球第二,其單機容量百萬千瓦機組為世界首創;三峽水電站則以2250萬千瓦保持全球最大水電站地位。?智慧協同?
通過“流域聯調”系統,六座電站實現水資源“一滴水發6次電”的高效循環:上游電站發電后的尾水成為下游電站的發電水源,最大單日發電量突破15億千瓦時。這種梯級調度模式將長江水能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遠超國際同類工程水平。
?技術突破?
從葛洲壩的“萬里長江第一壩”,到白鶴灘的“無縫大壩”和百萬千瓦級水電機組,中國水電技術實現從追趕到引領的跨越。工程攻克了高壩抗震、巨型機組制造、超高壓輸電等世界難題,形成200余項國際領先技術標準。
?能源轉型支柱?
作為“西電東送”主力電源,這條走廊每年輸送近3000億千瓦時清潔電能,約占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10%。僅2024年減排的2.4億噸二氧化碳,相當于種植約66萬公頃森林,為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高地注入綠色動能。?生態保護實踐?
工程創新“電調服從水調”理念:
?生態補水?:2025年一季度向中下游補水超120億立方米,保障沿江城市供水和航運暢通;
?魚類保護?:通過疊梁門分層取水、人工繁殖放流等措施,助力中華鱘、達氏鱘等珍稀魚類種群恢復;
?泥沙調控?:梯級水庫聯合調度減少三峽庫區泥沙淤積,維護長江河道健康。
?經濟社會效益?
工程防洪能力覆蓋長江中下游150萬平方公里區域,年均減少洪災損失超300億元;庫區形成的“高峽平湖”帶動旅游產業升級,助力鄉村振興;水電收益反哺移民安置和生態修復,實現“建一座電站、富一方百姓”。
三、面向未來的全球標桿
隨著2022年底白鶴灘電站全面投產,這條清潔能源走廊進入全要素協同新階段。其首創的“水風光儲一體化”模式正將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納入調度系統,打造多能互補的智慧能源體系。作為“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樣板,其技術經驗已輸出至巴西、巴基斯坦等20余國,推動全球水電開發邁向更高水平。
?結語?
長江清潔能源走廊的建成,標志著人類利用清潔能源進入“流域化、集群化”新時代。它不僅是鑲嵌在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更彰顯了中國踐行生態文明、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決心。
隨著“雙碳”戰略深入推進,這條世界級能源走廊將繼續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故事,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啟示。
———— / END / ————
往期速遞
聲明:素材取材于網絡,如有錯誤,不吝斧正。
歡迎關注我們并 星標? !喜歡,請點個推薦?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