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體重管理門診 18 診室中,營養師張麗巖一邊閱讀醫學報告,一邊向就診者沈先生解讀:“您身體中的脂肪主要積聚在上肢與軀干部位,如果咱們能把體重有效管控下來,您的血壓、血脂這些指標就會隨之趨向正常。”
在八院體重管理門診,一位市民在人體成分分析儀上測試體脂成分及其他的身體數據。
一位46歲的女性在專業測試儀上測出的身體數據,顯示體重超標。
八院營養師張麗巖在為前來咨詢就診的患者解讀體脂報告,及給出減重食譜建議。
今年51歲的沈先生身高1.70米,體重高達95公斤。肥胖不僅讓他平時行動有諸多不便,頭痛、心慌、記憶力減退等問題也時不時困擾其日常生活,高血壓更是如影隨形。
“飲食控制對體重管理起著關鍵作用,但也絕非簡單盲目地節食。”張麗巖依據沈先生的身體狀況,為其量身打造了一份“高蛋白、低升糖、富含膳食纖維”的專屬食譜,以雜糧替換精米面,并加大優質蛋白的攝取量,比如:牛奶、瘦肉、魚蝦和禽、蛋等。同時,新鮮蔬菜的攝入量也要得到保證。
一位肥胖的市民在八院康復科使用等速肌力訓練儀評估身體的肌肉力量,制定適合自己的訓練減重方案。
一位體重超標的市民在八院體重管理門診接受治療儀的減肥治療。
在八院康復科康復治療師在評估一位肥胖市民的平衡能力。
作為上海首家社區醫院,打浦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中醫調理為體重管理門診的特色,也吸引了不少附近慕名而來的街坊鄰居。
診室內,中醫科醫生冷華卿為一位肥胖患者取下火罐,緊接著又有條不紊地為其施針。冷醫生介紹:“中醫減重的原理,是運用中藥、針灸、火罐等傳統手段,改善患者的代謝機能,再結合適宜的運動療法,雙管齊下實現減重目標。”
營養師張麗巖為一位市民量身定制的食譜。
市民在八院體重管理門診就診。
在打浦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體重超標的市民接受火罐或針灸治療。
冷華卿在展示健脾祛濕、調理脾胃中藥包。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專門花7分鐘時間談體重管理,并表示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一時間,“國家喊你來‘減肥’”成為全民關注和熱議的話題。
打浦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管理門診為肥胖患者出具的人體成分分析報告及減重食譜等資料。
康復治療師葛明杰在監督一位女士進行減重訓練。
據2024年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本市老年人超重與肥胖比例已突破50%;兒童和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超過3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市民體重管控工作的緊迫性不言而喻。
一名減重女士在康復醫學科利用器械健身減重。
在打浦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醫學科,康復治療師葛明杰在指導患者正確的運動方法。
打浦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醫學科,一名康復治療師在為一名減重患者放松腰部肌肉。
目前,包括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均已開設內分泌、減重等相關門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和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等,還開設了兒科減重門診。本月初,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體重管理門診設置與管理工作的通知》,鼓勵有條件的三級綜合醫院、兒童醫院、中醫醫院設置體重管理門診,并規定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屬(管)、省(區、市)屬綜合醫院、兒童醫院、中醫醫院要在今年6月底前基本實現體重管理門診設置全覆蓋。截至本周,上海市靜安區則在全市率先完成區屬公立醫療機構(含全部區屬二、三級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體重管理門診全覆蓋,即日起全面開診。
原標題:《城事|上海多家醫院開設減重門診,你會去嗎?》
欄目主編:張春海 文字編輯:蔣迪雯
解放日報記者 賴鑫琳 攝影報道 視頻采制 賴鑫琳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賴鑫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